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4章盲目崇拜(第二更求月票)
三鬃崇拜地看着夏初见,说:“一定是少君大人来看它们,它们太激动了,一高兴,就提前成熟了!”
夏初见嘴角抽了抽,说:“三鬃,你什么都好,就有一样不好。”
“啊?三鬃哪里做的不好?少君大人请说!三鬃一定改!”三鬃握紧拳头,紧张地看着夏初见。
夏初见一本正经地说:“三鬃,你不要神话我,这会让我膨胀。”
“我就是一个连基因都不能进化的普通人,更不懂种地,跟这些稻苗什么关系都没有。这些稻苗成熟,肯定因为是三鬃工作太努力,它们非常喜欢三鬃,所以提前成熟,给三鬃一个惊喜!”
三鬃激动地小猪脸通红,搓着手扭捏起来:“啊?不是吧……真的吗……它们真的喜欢三鬃?”
夏初见重重点头:“一定是!”
三鬃激动了一会儿,然后跳起来说:“既然都熟了,那要准备收割了!不然稻穗会把稻苗压塌的!”
夏初见说:“你不是要晚上收割吧?等到明天不行吗?”
三鬃抬头看了看月亮,一刻也等不得,说:“明天恐怕要下雨,反正只有一亩地,还是今晚收割好,堆到仓库里去。明天去仓库里收拾它们。”
三鬃说干就干,兴冲冲去另一边的小屋里拿出了农具,拿出一把有半人高的大镰刀,脖子上挂着一个大布兜。
然后他跳进水田,弯腰开始收割水稻。
镰刀飞舞,一丛丛沉甸甸的稻穗被他很快割下来,扔到他胸前的布兜里。
他确实是做惯了的,一个人走得飞快,那镰刀在月光下每一次举起来,都能反射闪亮的月华。
但那一亩地,光靠他一个人手动收割,需要八个小时左右。
夏初见说:“三鬃,我来帮伱。”
她去放农具的小屋里,找到一双高筒的塑胶长靴换上,也找出了同样的镰刀,还有那个挂在脖子上的布兜。
三鬃从西到东,她就从东到西,选择了不同的田垄,开始收割。
夏初见第一次用那种镰刀,并不知道这种特制镰刀,需要一定的学习适应时间,不然铁定会把自己割伤。
而她只看了三鬃那边一眼,就无师自通了。
水田里有水,夏初见不喜欢直接赤脚踏入水田,但是穿着那双到大腿的高筒塑胶长靴,就没有这个问题。
弯着腰,和三鬃一起在月光收割水稻,手里机械动作着,浮躁的心情渐渐沉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她就再也没有精力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
她眼里只有那些生机勃勃的稻苗,那稻穗顶尖上的金黄色,怎么看怎么欢喜。
胸前布兜里的稻苗越来越多,沉甸甸的,她颇有种丰收的欢喜。
虽然一直弯着腰确实很累,但她累的开心,累的高兴!
三鬃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这里干农活,虽然祝莺莺有时候过来看他在干嘛,但从来不会像夏初见这样真的下田帮他干活。
所以这一次有了伴儿,三鬃觉得干劲更大了,而且还欢快地唱起了山歌。
“稻禾呀嘛个金黄,汗水呀嘛个风浪!”
“少君呀嘛个帮忙,三鬃呀嘛个欢畅!”
夏初见:“……”。
还挺押韵。
这一割,就割到晚上十二点多。
夏远方把五福都哄睡着了,都没有看见夏初见和三鬃回来,忍不住和陈婶一起,来到三鬃种地的那个地方。
结果看见月光下,三鬃和夏初见都在水田里,挥舞着大镰刀收割水稻呢!
抽卡?不好意思我可以透视 售楼小姐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穿越农家在种田 反派:前世女主来倒追?都给我滚 徒儿,不要,我是你师父 在下潘凤,字无双 穿越,开局卖唐诗 回来的儿子 从大嫂开始,御姐纷纷爱上我 血色帝王路 科幻:银河帝国的崛起 天神纪元:魔神传 神域第一药仙 从嬴政开始盘点 堂域 大唐最强纨绔 丹皇剑帝 大胆僵尸,吃我一记闪电奔雷拳 沉浸式表演【快穿】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妖魔入侵天地殇,凡界丘峰渡虚空,漫天妖魔成佳味,战路尽头我为峰!仙界危亡之际,偷渡客丘峰逆袭而上,力挽狂澜,让漫天妖魔闻风而逃!...
林枫穿越后,太子之位还未坐稳,就被惩罚看守皇陵。本以为此生就此渡过,不料最强签到系统让他反转人生。修仙者疯抢的天材地宝,不过是我随手丢出去的垃圾。别以为呆在皇陵中什么事都做不了,林枫却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皇陵签到一万年,这一世林枫无敌。...
...
十年前,被人陷害,身陷牢狱几乎永不翻身。十年后,功成归来,战神入世必要天翻地覆!已成无敌之姿的陈天傲,回到了那个暗潮汹涌的小城。只想问一句谁能挡我!...
那女警背后有只女鬼,我奋不顾身的扑上去救人,好吧,我救了人,顺便还把女警的裙子给扯下来了,谁能告诉她我不是故意的救了女警一命,却坏了女鬼的好事,女鬼要报复我,各种恐怖各种诡异,我要保命只能拨开层层迷雾,而这一切才只是开始。恐怖的女鬼,神秘的鬼偶,诡异的回魂术,无法想象的幽灵山庄,背后层层疑云,原来这一切才是揭开面纱,一个跨越几百年的风水奇局,一个庞大的古老传承,带着你的好奇走进来吧,天黑不要闭眼。...
妖娆血花同人-----★穿越到强者如云的龙珠世界,一步又一步走向颠峰。★本书贯彻虐人主义,就是拿着菜刀追着别人去砍那种。★无论是地球人也好,神也好,外星人也好,都被主角揍过。★用拳头说话,男人的世界。★圣经上的一句话用来形容这本书孩子,你有罪!-----龙珠题材总推荐总收藏总点击第一。全新流派的产生,已经纳入百度百科,本书为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