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第1页)

但在这里,却也透出一个信息,即列强发动战争,不但是要获得利益和特权,还要求中国当局改变政治制度,与国际社会接轨,按照西方社会制定的&ot;国际惯例&ot;来处理事务。这一点,也差不多是列强的共识。正如费正清先生所指出:&ot;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ot;(《中国:传统与变迁》)。事实上,变&ot;总理各国事务衙门&ot;为&ot;外务部&ot;,其实也就是要求变朝廷和衙门为政府;两国文书互称&ot;照会&ot;,则是要求清廷放弃自认为是&ot;天下共主&ot;、视&ot;蛮夷&ot;为&ot;藩国&ot;的观念,将自己看作国际社会之一员。这对于维系了二千年之久的帝国制度和延续了五千年之久的天朝观念,都无疑是根本性的颠覆,所以说他们&ot;来者不善&ot;。

显然,列强的&ot;征服&ot;中国,与其说是要&ot;灭亡&ot;中国,不如说是要&ot;改造&ot;中国(事实上他们也只索要了一些租界和特权,并没有&ot;占领&ot;中国)。即便&ot;亡我之心不死&ot;,也与其说是要&ot;亡我国家&ot;(如元灭宋、清灭明),毋宁说是要&ot;亡我制度&ot;(这可以从他们对光绪皇帝和戊戌变法的暖昧支持态度中看出)。→文¤人&iddot;&iddot;书&iddot;¤&iddot;屋←也就是说,在他们直接的经济动机背后,是长远的经济目标;而在经济目标的背后,又是更为长远的政治目的和文化目的。这当然不是简单地换个王朝就能了结的。或许正因为此,清王朝才又苟延残喘了五六十年。

然而由此引起的震荡却是颠覆性的。每一个有头脑的中国人都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帝国史的&ot;天朝大国&ot;,竟然打不过一个远隔重洋万里而来的&ot;蕞尔岛夷&ot;(英国)?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我们还可以自欺欺人地说这不过&ot;偶尔失误&ot;,或自我安慰说因为对方&ot;船坚炮利&ot;;那么,甲午战争之后,我们就完全无法自我辩解自圆其说了。因为这一次我们船也坚炮也利,而对方则是更加不足挂齿的&ot;蕞尔岛夷&ot;(日本),是向来在我堂堂中华面前俯首称臣、顶礼膜拜有加的。更让中国人愤愤不平忍无可忍的是,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时&ot;倭寇&ot;的索赔数额,竟是当年&ot;英夷&ot;签订《南京条约》时索要的十三倍!

结论也只能是一个,即人家技术先进,制度更先进。而且,技术先进,是因为制度先进。否则,&ot;蕞尔岛夷&ot;日本怎么会后来居上,不但战胜了我&ot;天朝大国&ot;,还战胜了同为&ot;泱泱大国&ot;的俄罗斯?就因为他们进行了明治维新,实行了宪政!

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言,清王朝的民族和民生都不是问题,至少不是大问题。真正成问题的,是民权。我们知道,不讲民权,是帝国制度之根本,也是帝国制度之通则。历代王朝之败,也均不在民权,而在民族(如元)或民生(如秦、汉、隋、唐),要不然就在军事(如宋)或政治(如晋)。清的情况却不同。借用柳宗元的话说,清之亡有如周之亡,其失在于制(制度),不在于政(政治、政策、行政)。也就是说,清之败,不是王朝之败(一个王朝战胜另一个王朝),而是制度之败(一种制度战胜另一种制度),也是cháo流之败。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ot;世界cháo流,由神权流到君权,由君权流到民权;现在到了民权,便没有办法可以反抗。&ot;(《孙中山选集》第706页)于是,不讲民权的政权便败给了讲民权的国家,尽管它在镇压国内反抗力量(如太平天国)时还是有招架之功的。

这个打击对于大清王朝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但没有还手之力,而且没有自救之路。因为大清王朝是与帝国制度同生死共命运的,根本就俱为一体。帝国制度是其里,大清王朝是其表。帝国制度如不该亡,则大清不亡。大清既亡,帝国制度也就必死无疑了。

清之败既然在于制度,则救亡之路便唯在改制,即变专政为宪政。对此,无论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ot;立宪派&ot;,还是以孙中山、宋教仁为代表&ot;革命派&ot;,均观点一致,并无分歧。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所谓&ot;改制&ot;,是应该通过维新来实现,还是应该通过革命来进行;改制以后的国家,是应该实行君宪(君主立宪),还是应该走向共和(推翻帝制)。康、梁是主张君宪的,这就甚至与朝中比较开明或明智的当权派不乏相通之处,只不过后者更倾向于&ot;实君共和&ot;,而不是康、梁主张的&ot;虚君共和&ot;。于是有1898年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有1906年的&ot;预备立宪&ot;和1908年的&ot;承诺立宪&ot;。而且,自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短短103天内,朝廷频繁颁诏三十多道,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域全面推行改革,决心不可谓不大。

然而,尽管改革是大势所趋,救亡是国人共识,但对于救什么,却有不同的理解。爱国志士要救的是国家之亡、民族之亡,大清朝廷要救的却是政权之亡、皇室之亡。因此,当改革危及其自身利益时,当权者没有片刻犹豫就把自己从改革派变成了顽固派。

改革失败了,六君子洒血街头,立宪派如鸟兽散。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尽管集权不等于专制,专制不等于独裁,但帝国制度发展到明清已是专制制度,这两个王朝也都是专制政权。对于专制制度和专制政权而言,实行宪政无异于自杀,康、梁们的努力便注定是徒劳。尽管在&ot;庚子之变&ot;的刺激下,改革和变法又旧话重提,但已风光不再,机会不再。戊戍变法的出尔反尔,辛丑条约的丧权辱国,已使清廷的威望丧失殆尽。人们对这个王朝不再抱有希望,各种试图取而代之的力量在暗中集结,跃跃欲试。帮派、会党、商界、社团,各怀主张当仁不让;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们则心怀鬼胎,见风使舵,&ot;藉人民之后援以抵制中央&ot;。他们甚至站在民众一边与朝廷对抗(比如1909年爆发的要求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就受到地方督抚的默许和支持)。就连帝国派出的公费留学生,不少也变成了帝国的掘墓人,积极参加革命组织,宣传革命主张。朝廷勉强做出的改革姿态,显然已不能满足民意。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也使原本只有一线生机的变法维新事业雪上加霜。光绪是改革派,慈禧是女强人;前者有开明形象(有号召力),后者有丰富经验(有威慑力),因此尚能维持,甚至给人指望。接手的两个人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隆裕是典型的妇道人家,懦弱无能,毫无主见;载沣是地道的平庸之辈,倒行逆施,鼠目寸光(比如竟干1911年5月抛出极其不得人心的&ot;皇族内阁&ot;)。更可笑的是,面对不可抗拒的历史cháo流,他们竟采取能拖就拖的无赖政策,以为只要拖延抵赖,就能蒙混过关。拖到1908年,面对如火如荼的立宪运动,才勉强承诺1917年正式立宪,居然还想再拖九年。他们不知道,历史其实是有大限的。大限一到,机会全无。1911年10月10日,来不及等到清廷兑现其立宪的诺言,革命就爆发了。爱新觉罗家族失去了最后一次救国也自救的机会--如果&ot;君宪&ot;成功,他们至少还能保住一个大清帝国的国号,以及一个徒有虚名的皇帝称号。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十六岁少女  高高的树上  汉代风云人物  病隙碎笔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记忆与印象  孤女俱乐部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女生贾梅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从星空到心灵  易中天品三国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灵魂的事  活着的事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山顶上的传说  我与地坛  务虚笔记  

热门小说推荐
丹武帝尊

丹武帝尊

五百年前,叶星辰被一位绝色美女师父投入炼丹炉炼化,被她夺取了帝王级的本命丹火,因而一代丹皇就此陨落。五百年后,叶星辰重生于凌阳镇叶家子弟身上,机缘觉醒帝尊级的本命丹火,而当年的宫瑶已成世人敬仰的丹道大帝。那又如何?宫瑶,你将我投入炼丹炉之中炼化,夺我本命丹火,待我崛起之日,便是你命丧黄泉之际!...

亚瑟王的卡片姬

亚瑟王的卡片姬

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少年为了成为最强的亚瑟王,带领着自己的卡片在各个世界的故事喵ps作者君不会让大家失望。ps2点娘傲娇,群号在书评区置顶和作品相关里。ps3其实咱不会写简介的说。ps4少年少女,老夫观你们骨骼惊奇,将来必成大器,先点了封面下方的收藏顺便投张票可好?...

奉旨重生

奉旨重生

花心的萧逸天因为不遵守洞房前对老婆许下的誓言,结果被玉帝逮住,差点儿挂掉。好不容易说动玉帝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条件是风风光光的为玉帝过一次生日!学会了玉帝看家神功的萧逸天,将给世界给家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quot...

大人物们争着要罩我

大人物们争着要罩我

温馨搞笑甜宠文,团宠1V1所有人都以为宋迟迟是个没身份背景,还天天被人追杀的小可怜。就连未婚夫都抛弃她跟别的女人好上了。太惨了,简直。直到有一天冷漠霸道的人界之王高调表示呵,男人而已,只要她想要,全天下的男人都抓过来给她随便挑!六界最清冷禁欲的高岭之花仙尊大人也突然表示谁欺负你,记住他的名字,本尊去找他‘聊聊。秒杀一众仙神,几乎是六界所有女人的梦中男神更是当众表白宝贝,喜欢仙妖冥神哪一个世界?本皇打下来给你玩玩?众人摔!说好的很惨很可怜呢!特么的我也想要这么惨!...

蜜爱来袭,总裁非我不可

蜜爱来袭,总裁非我不可

温四叶第N1次逃跑被抓回。男人慵懒的靠在椅子上,跑什么?传言你非我不娶。温四叶说是哪个不长眼的乱传。哦男人抬眸,忽而凑上前,把她逼入角落,小四叶,我就是那个不长眼的。我哪里招你喜欢,我改还不行吗?男人摩擦着四叶草项链吊坠,俯身吻住她樱唇,小四叶,你逃不了唔魂淡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