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第1页)

儒家思想是一种蕴含着社会理想的政治伦理哲学。按照儒家的学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既有秩序又很和谐,既有等级又有诗意。这其实也是帝国的理想――天下一统,井然有序,安定祥和。当然,儒生可能更看重&ot;仁爱礼让&ot;的诗意,帝国则更看重&ot;君君臣臣&ot;的秩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共同把儒学当作旗帜和招牌。何况先秦原始儒学经董仲舒的改造后,已经掺入了阴阳五行之类的玩意,构成了一个&ot;天人合一&ot;的体系。按照这个体系,人道即天道。天尊地卑,所以君尊臣卑,官尊民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皇帝理所当然地占有宇宙秩序中的最高地位,这当然很对帝国的胃口。

儒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简单易行。比如&ot;出必告,反(返)必面&ot;(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后也要打个招呼),就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这就有利于统治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庶民,有利于帝国思想的深人人心。既能尊君,又可愚民,还便于操作,岂有不钦定为官方意识形态之理?干是从汉到清,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就几乎成了儒家的一统天下;而那个原本脱颖于百家争鸣的儒学,则由一家之言的民间思想,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官方哲学。统治者可以用来治国,也可以用来杀人,当然,更多的是用来谋杀各种思想。

董仲舒不愧为&ot;帝制思想家&ot;,他确实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找到了一个良策。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尽管王朝的更替在所难免,帝国制度却稳如泰山。这不能不&ot;归功&ot;于儒家思想对人们尤其是对知识阶层的影响。即便在王朝的末年,士人(读书人)也很少参加造反,顶多也就是几个&ot;落第举子&ot;混迹其间。另一个可以用来作为佐证的事实是,将起义者们凝聚在一起的也从来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非儒家甚至反儒家的民间宗教信仰,从汉代的赤眉、黄巾、五斗米教,到后来的白莲教、太平天国,都如此。

这也是一笔双方都很合算的买卖。儒生向帝国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忠诚,帝国向儒生开放自己的官位和傣禄;儒生从帝国那里谋取了生存的空间,帝国把儒生从潜在的反对派变成了国家的支柱;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给皇帝的至尊地位披上合法的外衣,帝国利用自己的权力让儒学在诸多学说中独尊;儒生获得了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帝国则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统治工具。一个独尊,一个至尊,一个垄断,一个把玩,他们当然会拍板成交。

这又是一笔不平等的交易。尽管帝国承诺要按照儒家思想来治国,但在事实上,帝国是行王道还是行霸道,却完全由不得儒生。王道好用够用时,自然不妨温文尔雅,歌舞升平,一旦不够趁手,就会翻脸不认人,大打出手,甚至杀人如麻。总之,帝国可以随心所欲地拒不履行合同,谁都奈何不得。相反,儒生却必须履行&ot;魔鬼协议&ot;――从此交出灵魂,不再有自由的思想和思想的自由。而且,由于董仲舒代表儒生所作的这一次集体出卖,中国知识界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还要遭受无数次磨难和摧残。

但对于汉武帝来说,这一手却堪称&ot;高明之至&ot;。从根本上讲,他和秦始皇一样主张统一思想。他的&ot;独尊儒术&ot;,其实正是秦始皇&ot;焚坑事业&ot;的继续。但他知道,要统一思想,靠杀人是不行的,得靠诛心。韩非有云:&ot;禁jian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ot;(《韩非子&iddot;说疑》)那么,杀其人就是最次的了。相反,收买人心则是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的办法。当然,软硬兼施仍有必要。独尊儒术就是软,罢黔百家就是硬。显然,这里只有手段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正如顾领刚先生《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所言:&ot;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ot;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帝国制度靠独尊儒术得以延续,也将因罢黔百家而丧失活力。&ot;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ot;(于右任语),诚哉斯言!只不过这笔账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得到清算,而且得由大清帝国来埋单。

第二章中央集权四盛极而衰

靠着软硬兼施恩威并重的手段,汉武帝统一了政权,统一了财政,统一了武装,还统一了思想。于是,他就将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发展到了第一个高峰。在他的治下,帝国的文治武功达到了全盛。疆域既广阔,文化亦繁荣,丝绸之路延绵万里直抵欧陆,中华文明远播四海天下归心,汉帝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就在汉武帝的时代,帝国的危机也已经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了。前面说过,帝国是权力社会的成熟形式和典型形式,其特点则是集权。虽然集权未必专制,专制未必独裁,但汉武帝这个人,却多半是专制和独裁的。而且,正是由于他的专制和独裁,不但朝中大臣和地方郡守常常自裁以为解脱,就连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也终于自杀。结果,此公驾崩之时,继位的竟只能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即昭帝刘弗陵)。帝国的最高权力,包括废立皇帝的权力,从此落人外戚手中--先是为大将军霍光所掌握,后是为大司马王莽所把持。他们或者视废立为儿戏,或者视皇帝为玩偶。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岁的昭帝去世,霍光先是迎昌邑王刘贺继位,二十七天后,又宣称这个皇帝&ot;昏乱&ot;,另立十八岁的武帝曾孙刘询(即宣帝)登极。这是视废立为儿戏。公元1年,哀帝去世,王莽迎中山王九岁的儿子刘???(即平帝)继位,五年后又立了个两岁的孩子,来继承相传是被他毒死的平帝。这是视皇帝为玩偶。三年后,王莽干脆连这个玩偶也不要了,自己登极当了皇帝,大汉王朝也就因此而被腰斩为西汉、东汉两截。这都是汉武帝刘彻之遗祸。

汉王朝虽经光武帝刘秀&ot;中兴&ot;而起死回生,但整个帝国已难再有起色,不过勉强维持而已。后汉二百年的历史几乎乏善可陈,有所作为的也就是前面三个皇帝、,即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和章帝刘???。其他那些皇帝,不是弱冠践???,就是在襁褓中被拉来充数,其中甚至有四个皇帝连十岁的生日都没来得及庆祝。帝国的最高权力则或为外戚把持,或为宦官窃取,或为女主搅和。等到野心勃勃的军阀董卓,率领所谓&ot;勤王之师&ot;进京来杀宦官的时候,他就顺手把汉帝国也一并杀掉了。据《后汉书&iddot;献帝纪》,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被劫持的汉献帝重返洛阳时,竟是&ot;百官披荆棘&ot;,&ot;饥死墙壁间&ot;。武帝时的恢宏气象而今安在哉?但只见,&ot;西风残照,汉家陵阙&ot;。

也许,这就叫&ot;盛极而衰&ot;?

这样一个过程在唐帝国那里又重演了一遍,只不过来得更快,也更具戏剧性。这是一段不断被人提及说起,反复被人编撰演绎,并用多种形式(著作、论文、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来回顾的历史,因此特别值得反思。

记忆与印象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从星空到心灵  女生贾梅  灵魂的事  活着的事  务虚笔记  十六岁少女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山顶上的传说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高高的树上  我与地坛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汉代风云人物  易中天品三国  病隙碎笔  孤女俱乐部  

热门小说推荐
丹武帝尊

丹武帝尊

五百年前,叶星辰被一位绝色美女师父投入炼丹炉炼化,被她夺取了帝王级的本命丹火,因而一代丹皇就此陨落。五百年后,叶星辰重生于凌阳镇叶家子弟身上,机缘觉醒帝尊级的本命丹火,而当年的宫瑶已成世人敬仰的丹道大帝。那又如何?宫瑶,你将我投入炼丹炉之中炼化,夺我本命丹火,待我崛起之日,便是你命丧黄泉之际!...

亚瑟王的卡片姬

亚瑟王的卡片姬

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少年为了成为最强的亚瑟王,带领着自己的卡片在各个世界的故事喵ps作者君不会让大家失望。ps2点娘傲娇,群号在书评区置顶和作品相关里。ps3其实咱不会写简介的说。ps4少年少女,老夫观你们骨骼惊奇,将来必成大器,先点了封面下方的收藏顺便投张票可好?...

奉旨重生

奉旨重生

花心的萧逸天因为不遵守洞房前对老婆许下的誓言,结果被玉帝逮住,差点儿挂掉。好不容易说动玉帝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条件是风风光光的为玉帝过一次生日!学会了玉帝看家神功的萧逸天,将给世界给家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quot...

大人物们争着要罩我

大人物们争着要罩我

温馨搞笑甜宠文,团宠1V1所有人都以为宋迟迟是个没身份背景,还天天被人追杀的小可怜。就连未婚夫都抛弃她跟别的女人好上了。太惨了,简直。直到有一天冷漠霸道的人界之王高调表示呵,男人而已,只要她想要,全天下的男人都抓过来给她随便挑!六界最清冷禁欲的高岭之花仙尊大人也突然表示谁欺负你,记住他的名字,本尊去找他‘聊聊。秒杀一众仙神,几乎是六界所有女人的梦中男神更是当众表白宝贝,喜欢仙妖冥神哪一个世界?本皇打下来给你玩玩?众人摔!说好的很惨很可怜呢!特么的我也想要这么惨!...

蜜爱来袭,总裁非我不可

蜜爱来袭,总裁非我不可

温四叶第N1次逃跑被抓回。男人慵懒的靠在椅子上,跑什么?传言你非我不娶。温四叶说是哪个不长眼的乱传。哦男人抬眸,忽而凑上前,把她逼入角落,小四叶,我就是那个不长眼的。我哪里招你喜欢,我改还不行吗?男人摩擦着四叶草项链吊坠,俯身吻住她樱唇,小四叶,你逃不了唔魂淡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