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石赵是羯人的政权,而冉闵是汉人。
掌权以后的冉闵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之间的矛盾极度激化的过程中逐渐觉醒的。父子两代为羯人效忠,自小在石虎膝前成长,冉闵怎么都觉得自己是石闵,录属于后赵皇族。综合之前的表现,我们可以断定,冉闵热爱着他所效忠的那个国家。对于架空石鉴掌控朝政的做法,在他眼里,是和石遵、石鉴的所所为性质是一样的,皇族内讧而已。
然而羯人并不认同,在他们眼里,石赵永远都是羯人的政权,能够当家主的,也只能是羯人。对于冉闵,他身体流淌的血液,骨髓中充斥的灵魂,注定了他永远都是汉人,永远都是羯人眼中的“他们”。用则用矣,想登堂入室成为主人,没门!家里养着一只用来看门的大狼狗,无论有多么亲熟,都不可能让它和主人们同桌吃饭。
冉闵只是没有学会叫“汪”!
当汉人冉闵、李农掌控了后赵政权的时候,引起的震动是巨大的,后赵统治阶级因争夺统治权而引起的皇族内讧迅速转变为了激烈的、不可调和的、全面的民族冲突。
就在冉闵、李农平定石苞叛乱的同时,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祗在襄国联合姚弋仲、苻洪等人颁布檄文,讨伐冉闵、李农。
有句话叫“血浓于水”,其实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冉闵的本质是汉人,并不是石虎的亲孙子,随着实力的日益做大并严重威胁到石氏集团统治的时候,冉闵必然会遭到包括石鉴在内的石虎子孙们的强烈反抗。父辈留下的大好江山,无论自己兄弟怎么抢,都不能拱手送于外人。冉闵并不是羯人的骨肉,虽然是石虎抚养长大,但终究是汉人的血脉。喝酒吃肉的时候大家亲若一家,但一旦触动了各自最根本的利益,原本隐藏的最本质的东西也就会全部浮出水面。而这,也成为后来冉魏政权遭到胡人势力联合绞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之前的数百年间,大汉帝国的强势和压迫让少数民族们坚信:天下胡夷是一家。而且,他们这一家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汉人。在他们眼里,冉闵和李农,难道不是“汉狗”吗?
现在要来说一下石袛、姚弋仲、苻洪等人发布的那道讨伐檄文,虽然那是段极度混乱的历史,但每一项行动和政策都有它的出处和来源,石袛等人发布的那篇檄文,对随后的故事具有极大的影响。
内容已经不可查了,早已经湮没在史书无数次的删除和篡改中。只有一个由后人根据内容杜撰得来的名字流传下来:“杀汉檄”。杀,杀死的杀;汉,就是汉人的意思,不过那时应该叫做晋人;檄,即是檄文。整个的名称是这样的:杀死汉人的檄文。
这道檄文的目的就不用多废话了,它所带来的影响我并不知道,所掌握的资料也只是一笔带过,一个字都没有多提。但是,与之相对应而生的另一道檄文“杀胡令”敝人却是知之甚祥的,我有理由怀疑:难道,“杀汉檄”会比“杀胡令”相差很多?
只有在最血腥的屠杀之后,才会有最血腥的报复。当我们很多人在叫嚣着别人有多么多么心狠手辣内心阴毒的时候(可能那个人还什么都没有做),是不是该反思自己曾经做过的对别人造成的莫大伤害呢?要知道,只有对别人造成了巨大伤害之后,才会恐惧别人对他的报复!于是,自己就先歇斯底里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叛乱就该去平叛,尤其是当皇帝还掌握在被讨伐者手中的时候,更不应该持有异议。石鉴的平叛大军出发了,领军大将为大都督石琨、太尉张举、侍中呼延盛,步骑七万,分路进发。
然而在两军交战之前,国都邺城的皇宫之内却发生了重大变故。
首先是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河东太守石晖三人密谋刺杀冉闵、李农,未遂,事泄被杀。随后,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伏兵三千欲杀冉闵、李农。
孙伏都所率领的三千人全部都是羯人,而且这三千人是在皇帝石鉴不知情的情况下集结的(请注意这一点)。如果说三个人的密谋并不能引起冉闵的重视,那么,三千羯人自发的行动足以让他思虑万分了。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羯人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就敢于和冉闵一战?每一次的深思,都会让冉闵惊出满身的冷汗。
毫无疑问,孙伏都的行动失败了。虽然期间上演了一部“挟天子以令诸侯”(请示石鉴)的插曲,但丝毫没有改变失败的结局。谋略不如冉闵、李农;实力不如冉闵、李农;连人缘都不如冉闵、李农。计划还没实施,秘密已经泄漏,冉闵、李农的大军早就已经集结待命了。焉能不败?
在孙伏都前来请示石鉴的时候,石鉴是站在孙伏都一边的。什么“国之干城”、“社稷栋梁”之类的赞美之词差不多都让石鉴说光了。但是当冉闵的军队破金明门强行入宫之后,石鉴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迅速和冉闵、李农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宣布孙伏都谋反,招冉闵、李农入宫,并下旨命令冉闵、李农讨伐孙伏都。
不要小看傀儡皇帝的圣旨,有了它,哪怕是让去杀皇帝他妈,行动也代表了正义。在人情和法理上也就都讲得通了。嗯,有了圣旨,史家会让讲不通的地方也能讲得通。曾经,有一个卖草鞋的名字叫刘备的人,靠着汉献帝刘协给他的“衣带诏”所带来的“正义”,一跃成为“汉昭烈皇帝”。“正义”所指,就是民心所向。
前一刻的忠臣,下一刻就变成了叛逆。石鉴开始故技重施了。没有办法,历史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孙伏都战败了,剩下的唯一用就是替他所效忠的皇帝陛下背黑锅,石鉴需要自保,于是所有的祸事也就全部栽赃到孙伏都的头上。对于失败的人,除了独自哭泣和享受惩罚,没有辩解的权力。
战斗没有悬念,不无辜的在劫难逃,无辜的也少有幸免,皇城之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整个皇宫仿佛接受了一次腥风血雨的洗礼。然后,冉闵控制了一切。
至于皇帝石鉴,冉闵不再理会他的忽悠,直接把他囚禁在了御龙观,光看守的士兵就派了好几千。任何人不得和石鉴接触,连吃饭都是悬吊着食物给他。
石成等人阴谋乱的时候,冉闵还只是觉得这是皇族的权力斗争,逮着了杀掉就算了事,并没有多想。而这一次的政变却强烈冲击了他的大脑。石鉴事先并不知情,羯族将军却能够自发的组织起三千名羯族士兵攻击他。
这,到底是为什么?
冉闵应该是想明白了,石袛的“杀汉檄”就是最好的提示。为了防止胡人再举刀兵,杀掉孙伏都,平定叛乱之后,冉闵颁布了这样一条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从来都是贬义的,如西夷、北狄、南蛮之类。没有人愿意贬称自己,当冉闵的命令里有“六夷”这样的字眼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定,冉闵已然承认了自己汉人的身份。从命令的效果来看,冉闵不承认都不能够了,因为“六夷”们认定了他是汉人。
命令下达以后,胡人们开始了大逃亡,他们攻破城门甚至翻越城墙而出,目的只有一个,逃出邺城,远离冉闵!
情况冉闵定是知道的,因为紧接着他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通俗些说就是:愿意跟我混的留下,不愿意跟我混的滚蛋。其实冉闵本意并不想让羯人走,他只是想表现为王者的胸襟与气量,有时候,最好的挽留的方式,恰恰是不留。
但冉闵错了,他不知道,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即使冉闵英明、伟大、正确、仁爱,而且无所不能,羯族人的选择依然是如石虎那样的羯族暴君。无它,民族情感超越对君王的爱!在羯人那里,或许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吧!奈何身受儒家教化的我们太过一厢情愿。
命令下达之后,戏剧性的却也是必然的结果出现了。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而邺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离去。城门那里一面是大量的汉人拥进邺城来投奔冉闵。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纷纷出城。双方对比格外鲜明,而鲜明的对比代表了鲜明的立场。冷眼欣赏之后,冉闵不得不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的颇有道理。
铁血军人出身的冉闵颁布了那道最出名的命令:《杀胡令》。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都杀了吧!免得被别人利用。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星际小法师 魔兽之狂乱贵公子 七零军妻不可欺 战帝圣王 魂奠 北门关 全球觉醒 网游之带妹升级 网王之无悔 末世重生:空间好养娃 学霸的星际时代 我把地球绑架了 候补妖星 海贼之陆军元帅 牧葬诸天 彼岸青藤 三步生莲 都市修仙系统 韩先生,情谋已久 木叶之全都要系统
前传美国最大的华人组织的少帮主林天,由于日本三合会的纠缠,只身一人来到慕尼黑,偶然中住在漂亮的单身母亲馨雨的家里,而且遇到来此留学的漂亮女孩秦琴,并接下照顾秦琴的任务同时...
父亲被抓,母亲住院,她为了钱出卖身体,选择替人代孕。儿子来不及看一眼就被人抱走,她带着女儿远走它乡。五年之后,有个男人找上门,女人,偷我的东西该还了吧!...
她,21世纪的外科主刀医师,穿越成相府弃女,还没来得及斗死渣妹,就被迫嫁了个残废!虽然也是个王爷,可也不带这么看不起人的!幸好她妙手回春,治好残王,从此有人保驾护航!她肃清家族败类,斩断渣男前程一改草包形象,惊瞎众人双眼。更是引来残王求爱?!她手持银针,浅笑吟吟王爷,是想要本宫废你第三条腿?...
他精通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他每进入一个体育领域都能拿到最高成就!他是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人!他是打破世界纪录最多的人!他是体育界的奇迹!他是一名全能运动员!这是一种全新的类型,这是一种很创新的写法,里面有着很有趣的故事,一本很大众的书,书荒不妨进来一观。...
家有六宝妈咪是团宠...
他是江市闻风丧胆的铁血总裁,狠戾嗜血。她是走丢的千金小姐。一场别有用心的设计,把她推入了他的怀中。七年后,她携三个天才宝贝华丽蜕变而来,誓要把当年陷害她的人以十倍奉还。可正当她想全身而退时,某男大手一伸把她禁锢在怀中,邪魅一笑,说道女人,带着我的孩子,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蓝小姐傲娇一笑本小姐不要倒贴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