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昌的棘手之处(第2页)

李承乾也只能放弃了,就像老道说的那样,这件事,或许还真的急不得。

吃完饭,孙思邈就拿出一个诊脉用的小枕头,示意李承乾把手伸出来。

这是两个人每次见面都要经历的程序,虽然李承乾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可是拗不过老孙。

诊了脉,再检查了腿,孙思邈才说:“你的身体不错,腿这里虽然没有真正长好,但是估计到了晚年,才会出点问题。肝火有点旺盛,控制好情绪,不要随便发怒。要知道,你们李家人一般都有风疾,到你这里也跑不掉,现在年轻,就更应该注意一点。”

虽然很想修身养性,可是现在在监国,想要不生气还真的挺难的。

从老孙这里出来,看看日头,李承乾就决定去学院混一顿午饭,然后跟杨老先生讨论一下学生的问题。

李纲走了以后,杨度就变成了学院的祭酒。两位老先生都是一样的性情,不在乎自己得利多少,只想着完成自己的夙愿,让天下人都有识字得教的机会。

“杨先生,这次大考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小子还真的不知情,如今父皇不在长安,这件事儿,我也不敢瞎管。不过把这些学子放出去,当劳力一样的使唤,满大唐的乱窜,是有好处的。您如果接触了朝廷的政务就会发现,那些通州大邑的官员,好多都是仰仗功勋,或者家族的庇护才得到权力的。

而一些偏远的地区,朝廷更多时候是在地方选择贤良,委任官职。这样一来,差距就出来了。一样的政令,偏远地区的官员就知道变通一下,甚至上奏反驳一下,而豪门出身的官员,只会照着施行,哪怕会搞得民怨载道。

发生了一样的事情,偏远地区的官员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上奏的折子还没出去,就已经组织人手处理了。而那些豪门官员,只会等着朝廷的批复下来,才会跟木头人一样行动。要是什么事情都要朝廷做主的话,还要他们干什么!”

杨度喝了一口茶,捋着胡子笑道:“看样子你这段时间的监国很不如意啊,可是小子,你看问题的方式还是有些片面。谁告诉你通州大邑的官员,是木头人的?他敢自作主张吗?大唐的要地官员,最忌讳的就是自作主张,小事情还好说的,大事情要是敢胡来,啧啧,可是会被扣上谋反的帽子,谋反是一个什么样的罪名,用不着老夫跟你说吧?

再说,谁告诉你地方选择的委任的贤良,就一定是合适的官员了?愚昧是他们的通病,别看小事情上他们能处理的妥妥当当,其实这只是因为他们是本地人。不信你看看吏部的考评,这样的官员最多都只会是中平,在任的时候不会犯大错,但是同时,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建树。

说起来这也是无奈之举,对于世家豪门的忌惮,不论哪个朝代都是一样的。可是除了豪门,朝廷又没地方选择人才。贞观学院的出现,才是打破这个僵局的神来一笔。小子,想要得到好官,就好好培养学院的弟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又喝了一口茶,示意目瞪口呆的李承乾继续吃,杨度继续说:“司农寺的于跃来跟老夫谈过,他说想要在学院创立一个农学分院,召集的都是真正想要在农事上做事的,省的像司农寺一样,真正管事儿的人没多少,大多都是虚职。老夫同意了,成立农学院很好啊,培育良种、改进耕种方式,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儿。”

听到这里,李承乾放下筷子,说:“这件事儿您答应的对,我也觉得司农寺很邪门,您不知道,里面有官员甚至对播种车的贩卖动了歪心思,厚着脸皮准备巧取豪夺,真是不知所谓。成立农学院也好,前段时间岭南来了回信,说是冯盎已经带一队精兵南下,进入林邑等国寻找良种了,只要能带回来,解决大唐的饥荒之忧谈不上,但是让饿肚子的人少一半还是没问题的。”

听到这个,杨度端着杯子的手微微颤抖,差点把杯子掉下来。

平复心情后才说:“这是好事儿,等种子回来,就由农学院培育吧。另外,这次学院的建设完成以后,你就不要往学院送钱了,学院初立,靠你建设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是现在规模已经很大了,自己也有了谋生的手段,你就该收手了。”

李承乾点头,并没有什么“过河拆桥”的感觉。事实上这件事也是他和李纲郑重讨论以后的结果。

学院若想保持初心,就必须跟皇家若即若离,可以接受皇家的赞助,也可以接受皇家的命令,一直把院长副院长的位置交给皇家人担任也不是问题。但是,必须要把真正的权力,握在学院自己手里。否则,谁会知道以后的皇帝是不是合格?会不会把学院改得面目全非?

“既然您觉得差不多了,那我就彻底收手了,不过学院要是真的缺钱,您也别跟我客气。学院兴盛是您的愿望,是李师的愿望,同时也是我自己的愿望。”

杨度笑着点头,然后从手里拿出一摞纸说:“老夫问过第一期的学生了,除了勋贵子弟以外,几乎所有寒门子弟,都愿意开设学院的分院,或者留在学院当先生。等这批学子的分院开设成功,咱们学院也就能拜托教识字这一点,全心力的培养精英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还是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所有的学生都盯着朝廷的大考,这样的话,势必会有好多学生落选、承受不住打击。严格来说,这批的学生还不是他最满意的,学院里的学习,更多是教授他们识字和典籍、还有后加的数算,对当官的帮助其实没多大用处。不过期间一直持续的课外活动,还有这一次的行万里路,对开阔眼界还是有帮助的。至少能让他们合格。

真正出现自己想要的官员,得是学院彻底摆脱识字课程,专门教授精英以后。

吃完了饭,伸个懒腰,李承乾郁闷道:“杨先生,我得回宫处理政务了,现在才知道父皇的日子过的是多么的艰难,一想到以后自己也会这样,郁闷啊。”

杨度笑道:“郁闷个什么,身在这样的位置,可不就得替国家劳心劳力的,不然你以为天赋皇权是白得的?好了,既然你有事要做,老夫就不打扰你了。”

收起自己的调查问卷,杨度背着手溜达着离开了。

看了一眼食堂里边吃饭边看书的学子们,李承乾的心里火热一片。这些,大部分都是学院扩张的最佳助力啊!

长安周边的学堂开设完毕以后,就将是洛阳、襄阳、一直到全大唐都开设完成,那么就能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了。虽然这件事很可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难以办到,可是前有辙,后人总能在正确的路上走下去,总能走到正确的终点。

跟胸怀大志的李承乾一样,如今身在岐州的皇帝,也在思考着大唐的未来。或许没有李承乾想的那么长远,但是同样有着积极的效果。

从长安到岐州,虽然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可是已经足够他看透好多东西了。

想要实现农无税,那么商业就必须得到发展。如果只是内部的商业发展,那么跟缘木求鱼没什么区别,开拓跟外国的交易,是重中之重。

海洋上得事情既然交给了太子,他就不愿意再插手。但是陆地上的事情,他必须得过问。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咱们中原对外经商的黄金之路。但是自汉末以来,咱们沉迷于内斗,已经让这条黄金之路凋零了不知道多久。商人中不乏勇敢果决者,但是高昌的存在,就如同一张饕餮巨口,影响了丝绸之路。所以,想要让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高昌,势必需要攻克下来。”

岐州的行宫里,虽然只有杜如晦、岐州刺史、长孙无忌等少数官员,可是气氛依旧很严肃,如同朝会一般。

杜如晦起身拱手说:“陛下,高昌确实可恶,可是其身在西突厥、吐谷浑和我大唐三方的夹缝下,任何一方妄动,其余两方也不会坐视不理。高昌确实不够咱们三方任何一方一勺烩的,可是一样的,咱们大唐也没办法同时抵抗吐谷浑和西突厥的联手啊。”

嫡女为凰杨轻寒辛缜  从骷髅岛开始横推万界  珠宝农妃是团宠  精灵宝可梦的使徒  白夜之前  我真的不是神童  快穿游戏加载中  总裁别太坏  下堂王妃逆袭记容离夏侯衔  本宫不想当皇后  我能魔改黑科技  爱豆家里有道观  我是虐了男主多年的女配  深宫红妆  第一宠婚:总裁别太坏  我在东京创造都市怪谈  假千金是个基建狂魔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程卿孟怀谨  从柱灭开始的次元之旅  篮坛之李元的时代  

热门小说推荐
移魂传武,布道天下(李鸿天)

移魂传武,布道天下(李鸿天)

庆历九年,天下大乱。恰逢人族禁武八百载,神魔妖仙等异族列强打破人族封闭门户,瓜分神州大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方舟获得传武书屋,觉醒移魂神通。降临他人肉身便能提取对方所掌握的武学并且改良升级。你降临了女剑客的肉身,与其神交,提取功法并改良成独孤九剑你降临了小太监的肉身,与其神交,提取功法并改良成葵花宝典你降临了菩萨肉身,与其神交,提取功法并改良成十八镇狱劲你又降临了佛子帝子妖女你改良出了如来神掌他化自在法吞天魔功移魂传武,布道天下。这是一个少年以魂神交天下英豪,一步一步成为人族武道传说的故事!...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主角叫房遗爱高阳公主的小说叫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它的作者是大名府白衣倾心创作的一本穿越重生类型的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

宋夜雨顾司北

宋夜雨顾司北

为了给女儿找个爸爸,宋夜雨随便拉了一个男人契约结婚。原本以为只是做做样子,约定互不干涉,可那个男人好像不简单!...

六宝联萌:团宠妈咪是大佬

六宝联萌:团宠妈咪是大佬

作者清栀的经典小说六宝联萌团宠妈咪是大佬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胎六宝团宠掉马高甜孤儿院长大的孟羽兮一朝车祸失忆,被整容成隐藏大佬言芷的模样,并过上言芷的生活。四年后,身为幼儿园老师的言芷遇到六小只宝藏萌宝,爱她护她敬她只听她的话,还把她套路去当妈。帮冰山爹地各种神助攻,喜提后妈一枚。谁料,不久之后,后妈变亲妈,一家八口喜团圆。某天,她娃他爹,当初说好一个娃一百万,现在六个娃,你得补我五百万。娃他爹狭长凤眉微微一瞥怕你看不上五百...

都市无上仙医

都市无上仙医

他当过搬砖工,当过酒吧服务生,当过办公室文员,当过老师,当过医生他是千千万万打工仔中的一名,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但同时他却又是一位得上古巫王夏禹血脉传承的巫师。巫,上一横顶天,下一横立地,中间一竖直通天地,中统人与人,是真正通天达地,掌控天地万物生灵之大能者!本书继续生活录装逼踩人,轻松的文风,不喜者慎入。都...

大明土豪

大明土豪

景泰二年,老好人朱祁镇守着南宫望眼欲穿,奉天殿里的朱祁钰端坐朝堂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钱皇后成了残了废的老妇人,他日宠贯六宫的万贞儿此时还人面桃花瘦。这一年,是大明朝经历惨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京都保卫战刚刚获胜,大太监王振血迹未干,鸿胪寺的杨大秀才拼着一身肥胆回到京师,于少保初显锋芒挥朔方樽。这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