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对于如何处理蔡元培的辞职,尽管北大教职员、学生在外界看来是采取了一致行动,但在北大内部最初讨论之时,各方特别是教职员意见并未即刻达成一致。当时在北大任教的吴虞在日记中说,蔡元培辞职后召开的全体教职员大会,“教员到者,不过三分之一”,“人心亦殊可见”。[119]他们在具体讨论时也多有分歧,“有主张激烈者,有主张和平者,有折衷持平于两派间者”。激烈一派主张继续请愿,甚至不惜再次上演流血惨剧。和平一派则以为,流血之举无益于实际,只须专注“留蔡去彭一点上缓和做去”。而最终则是折中一派“大占优势”,具体的主张包括:不采用破坏秩序之举动;不坚持非蔡来不可,但须贯彻去彭主张;始终抱教授治校之主旨;等等。而其中的中坚人物,如胡适之、顾孟余等,极力反对停课,还特别提出“如有校长则非蔡来不可,蔡不来,则无校长亦可以维持”。[120]五四之后,北大逐步实行教授治校,即便是校长不在校,也足以维持学校正常进行。在这样的情势下,北大内部越来越多的有关校长人选的不同声音,可以说是教育界内部多元化的缩影。
蔡元培最初以个人名义提出辞职,而非援引之前国立各校一并行动的惯例,正是因为“法专与农专为彭系的人”。[121]早在前一年,北京教育界内部就已不复五四前后共同进退之势。据胡适1922年4月9日日记,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联席会议召开大会。会上多数人主张延长春假,实则是不满政府拖欠薪酬变相罢课。蔡元培亲自出席会议,说了“许多很爽直的话”,还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演说,坚决不肯延长春假,并表示如果教职员坚执此议,他便要辞职,但此次辞职不是针对政府,而是针对教职员。联席会议的人虽然很不满意,“但不能抵抗”,各校仍一律开课,但联席会议各代表则选择一齐辞职。[122]1922年7月,在中国教育改进社济南年会上,众人因是改革还是取消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的问题发生争执。此后,报章舆论即出现北大企图吞并法专的消息。[123]曾任年会高等教育组主席的蔡元培特意撰文说明真相,感慨道:“方今全国教育事业,均有朝不保夕之势。北京国立各校,尤危险万状。彼此互助不遑,岂宜再于内部争无聊之闲气。”[124]蔡元培不想为“无聊之闲气”起争执,但已有某些人认定势必要争一争高下。当然,所欲“争”的不单是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更有京师国立各校的地位与利益。北大因其特殊之地位,向来以群伦领袖自认,处处争先,却也因此树敌不少。[125]
1月30日彭允彝正式就职之后,学潮亦未因寒假开始而稍有停歇,再加上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126]彭允彝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派代表当面挽留蔡元培。[127]北大方面态度强硬,表示自2月1日起绝不接受彭允彝署名的教育部公文,具体校务由评议会维持,同时继续“驱彭挽蔡”运动,拒绝政府任命校内外之任何人出长北大。[128]对此,彭允彝也不甘示弱。2月9日,他与大总统黎元洪联名发出了“整顿学风”的训令,指斥“士习嚣张,风化凌替”,“少数教职员及在学生徒等,聚众干政,倡言脱离政府,解散国会,甚至飞腾异论,不审国情,借口研究学说,组织秘密团体,希图扰乱公安”,表示将“依法严加取缔,不得稍涉宽纵”,准备再施重拳。[129]之所以有如此决绝的态度,除了要压制愈加高涨的学潮之外,也是针对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爆发后迅速掀起的各校学生的声援而渐有的“学潮”“工潮”合并之势。[130]政府的态度无疑意在阻挡蔡元培返京,想以最快速度抑制风潮扩大。直到2月底,双方仍在僵持,学生开始出京寻找外援,而彭允彝也没有要妥协的意思,对抗又有逐渐扩大之势。[131]此时,上海《申报》以《北大校长问题之各面观》为题,分析了此次风潮可能的走向:
若是仅就北大一校现状以观,在彼等教职员及学生,固明知蔡氏必不能来,而仍口口声声谓非留蔡不可者,则以其最后有两种目的焉,第一目的在于倒彭,第二目的在于离教部而独立,或即由此创成一种废弃校长,教授治校之理想新制,倘二者不能达其一,则无论何人来长校,皆不能让其安稳接办下去,此则彼等业经决定之主旨也。[132]
与民国期间的历任教育总长相比,彭允彝恐怕是声名最差者。除了干涉司法公正的罪名之外,每每披露于报刊之上挑衅和侮辱学界之语,以及与学界之人对话时居高临下之姿态,都是其招致众人唾弃的原因。且不论蔡元培本人是否同意回校,在彭与学界水火不容的情况下,只有彭去,蔡才存在回京的可能性。以此来看,“驱彭”是实现“挽蔡”的前提。
3月,北大正式开学,评议会与总务长、教务长继续共同维持校务。[133]北大教职员、学生仍坚持“驱彭挽蔡”运动。[134]彭之行为,各地学界亦有目共睹,纷纷加入驱彭队伍,以示声援。[135]经亨颐后来评论说,国会议员对学生、职员的请愿、抗议置之不理,甚至是藐视,正是因为“他们认学生完全是对手了”,“他们是政客生活中人,并非看学生都是政客,一定是看学生所敬爱的蔡先生是一个大政客。彭允彝也不过是政客,半斤八两,对手八马,所以有此结果”。[136]其间,彭允彝威逼利诱,用尽手段,不惜在各校造谣生事,离间八校教职员联席会议,意在酿成风潮,借机以私党替换各国立大学校长。[137]“五四纪念日”当日,学生谈起四年来一事无成,群情激愤,遂提出要像当年一样,向与曹、陆有相等罪恶的彭允彝“下一总攻”,非实行驱逐不可。会后学生分作两队,一队往教育部请愿,一队则赴彭宅抗议。彭允彝似早已得消息,躲避不见,赴教育部一队遂散。至其私宅一队,因见彭不获,以砖头瓦块撞门,又向门窗掷入无数石块,险些酿成惨剧。彭允彝因八校教职员屡次索薪及反对教育当局之积愤,借此诬陷教职员指使学生攻击其寓所,先是通电并发训令,大骂蒋梦麟、杨栋林、马裕藻等北大教职员,并向地检厅提起控诉。[138]北大教职员及八校教职员联席会议,一面通电全国澄清事实,一面亦向地检厅提起反诉。[139]双方剑拔弩张,毫无转圜余地。6月初,医专因改大学事和法大因校长事再酿风潮,北京小学校教员又因经费无着宣布罢课。[140]以上种种事情尚未了结,6月中时局却大变,张绍曾辞职,教育总长彭允彝虽不舍官位,却也无奈随之去职。“驱彭运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宣告终结。
任正非正传 穿成替身后,我红爆娱乐圈 心火 老生 王炸 飞云渡 这盛世,如你所愿 黑红梅方:北京风云十二年 锯齿啮痕录 沙雕学神又在用魔术欺负大佬 花店小老板 少女惹诡事件簿 暂坐 沧桑的大兴安岭 大道和小道 白象家族 沙雕公主在线追夫 听说贤者有点忙[穿书] 奇妙博物馆 离婚?甭想了
作者奶糖团子精的经典小说穿成花瓶美人后我爆红全网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作者会尽量保持日更贴上小红花的,么么被誉为末日女杀神的沈茗死后再度醒来,成为了和平世界里一名十八线开开开外,声名狼藉的花瓶艺人沈姝茗。为了填饱肚子,沈茗表示无论什么活儿她都接了!于是,著名的花瓶美人开始霸屏全网。—综艺演员们的竞技请她来参加,并给了天谴剧本。沈茗哦,不就是给人做配表演出错嘛,简单。竞演直播当天,面若桃花,妩媚动人的沈茗表演了一出贵妃醉酒,不小心把实心木桌一拳打碎后。观众...
大明崇祯十四年,满清十数万精锐主力围困锦州。五月初,大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奉天子诏,持天子剑,召集九边八路精锐援军汇聚宁远,救援锦州。天下无数目光汇聚辽西!决定明清两国国运,决定天下亿万苍生命运的松锦之战,一触即发!这时,宁远城外,迎来一名新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多少英雄豪杰?!捐躯报家国,九死尤未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跃马大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跃马大明最新章节跃马大明无弹窗跃马大明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跃马大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他是战场上最强的利剑,是血色的风暴,他所到之处血雨腥风,却受命退伍,返回都市,开启了一段香艳而疯狂的征服之路。男人见了他色变,女人见了他‘变色’,无论是战场还是繁华都市,他都是最强大的男人,最碉堡的战兵。...
作者温风的经典小说三国之楚鼎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三国之楚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荣隆874年慕容一氏,上至慕容丞相,下至三万精兵,世代忠贞大靖。皇帝委以重任,一时权倾朝野,无人能与之争辉。奈何有传慕容丞相与帝妃有染,其大儿大将军遭人陷害,导致慕容三万精兵尽数命丧黄泉。嘉靖帝大怒,下旨免黜慕容上下官职,将慕容一氏驱赶指南州青山,不召不得回京。一朝睁眼,商界大鳄沈朝野成了四岁的女娃娃,不仅财富权势成了黄粱一梦,还听说命中不详,先有害慕容氏败落,后又克死了自己的母亲,还被亲爹取野字,名门贵女不过是个笑话。女娃娃摊手,没钱没势不要紧,附赠复杂家世也行,但你要真拿我当笑话,我先让你含笑九泉。时隔十四年。南湘王与京都第一才女沈朝歌,一见倾心,向皇帝请旨赐婚,俊男贵女,十里姻缘,传为一段佳话。与此同时。沈家嫡长女沈朝野因截获贪官有功,特令回京,乘宝马香车,认祖沈家,受封承宴翁主。她携慕容一氏怨愤而归,内斗口蜜腹剑沈家,外抗虚伪皇亲贵胄,以命为棋,步步为营。呵,你想安安稳稳风光大嫁?先把债还了!她玩转权谋,势要翻覆慕容冤案,还慕容一氏清白,让慕容三万烈士,铮铮白骨在黄泉之下得以安息。吾名朝野,上承天恩,下宴山河,以权为谋,注定策写一场盛世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