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章(第2页)

这么说,你分辨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卑职眼拙,的确分辨不清……

既然连你这本地的知县都分辨不清,那就不要分辨了,袁世凯一挥手,道,把他们关进死囚牢,明天一起去受檀香刑。高密县,你今夜亲自去南监值更,这两个人犯,如果出了差错就拿你是问!

卑职一定尽心尽责……知县鞠躬领命。俺看到他已经汗流浃背,往昔的潇洒神采消逝得干干净净。

出现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一定是衙门里有人接应,袁世凯洞若观火地说,去把那掌管监牢的典史,看守死囚的狱卒,统统地拘押起来,天明之后,严拘细问!

没等兵丁们去拘拿典史,典史已经在狱神庙悬梁自尽。衙役们把他的尸首像拖死狗一样拖到仪门外的两道上,与朱八、侯七们的尸首摆放在一起。兵丁们拖拉着俺往囚牢里行进时,俺看到几个刽子手不知是执行着谁的命令,正在切割着他们的头颅。俺的心中无比地悲痛,俺的心中翻滚着悔恨的感情。俺想俺也许是错了,俺应该顺从着朱老八,悄悄地金蝉脱壳,让袁世凯和克罗德的阴谋落空。俺为了功德圆满,俺为了千古留名,俺为了忠信仁义,竟毁了数条性命。罢罢罢,挥手赶去烦恼事,熬过长夜待天明。

知县指挥着衙役,把俺和小山子拴在同一块匪类石上。囚牢里点燃了三根大蜡,囚牢外高挂起一片灯笼。知县搬来一把椅子,坐在牢门外边。透过碗大的窗口,俺看到,在他的身后,簇拥着七八个衙役,衙役的后边,包围着一群兵丁。膳房里的火焰已经扑灭,但烟熏火燎过的气味,却是越来越浓。

四更的梆锣打过了。

远远近近的鸡叫声里,灯笼的光辉渐渐黯淡,囚牢里的蜡烛也烧下去半截。俺看到知县垂着头坐在椅子上,好像一棵被霜打了的青苗,无精打采,不死不活。俺知道这伙计的处境很是不妙,即便能保住脑袋,绝对要丢掉乌纱。钱丁啊,你饮酒吟诗的潇洒劲儿哪里去了?你与俺斗须夸美时的张狂劲儿哪里去了?知县知县,咱们不是冤家不聚头,明日一死泯恩仇。

小山子,小山子,说起来你也是我徒弟,你毁容人狱忠义千秋足够青史之上把名留。何必咬定不松口,非要说你是孙丙?俺知道虽然你供出实情也难免被砍头,但砍头总比檀香刑的滋味要好受。

贤弟啊,你何必如此?俺低声地对他说。

师傅,他用更低的声音说,如果我这样窝窝囊囊地被人砍了头,不是白白地砸去了三颗牙吗?

你想想那檀香刑的滋味吧!

师傅,叫花子从小就自己折磨自己,朱八爷当年收我为徒时,第一课就是让俺自已往身上捅刀子。我曾经练过苦肉汁,曾经练过刀劈头。天下有叫花子享不住的福,但没有叫花子受不了的罪,我劝师傅还是自认不是孙丙,让他们给你来个痛快的,让徒弟代你去受刑。徒弟代你去受檀香刑,成就的还是师傅的英名。

既然你已经铁了心,俺说,就让咱们兄弟并肩去闯那鬼门关,死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让那些洋鬼子jian党看看咱们高密人的血性!

师傅,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趁着这个机会,您就把猫腔的由来给俺讲讲吧。小山子说。

好吧,小山子,好徒弟,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师傅就把这猫腔的历史从头到尾讲给你听。

话说雍正年间,咱们高密东北乡出了一个名叫常茂的怪才。他无妻无子,光棍一人,与一只黑猫相依为命。常茂是一个铜锅匠,整日走街穿巷,挑着他的家什和他的猫,为人家锔锅锔盆。他的手艺很好,人品端正,在乡里很有人缘。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葬礼。在朋友的坟墓前,他想起了这个朋友生前待自己的好处,不由地悲从中来,灵感发动,一番哭诉,声情并茂,竟然让死者的亲属忘记了哭泣,看热闹的人们停止了喧哗。一个个侧耳恭听,都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人们想不到,锔锅匠常茂竟然还有那样的一副好嗓子。

这是咱们猫腔历史上一个庄严的时刻,常茂发自内心的歌唱和诉说,比起女人们呼天抢地的哭诉和男人们没有眼泪的瞎咧咧,分明是高出了一根竹竿。它给予悲痛者以安慰,给予无关痛痒者以享受,是对哭哭啼啼的传统葬礼的一次革命,别开了一个局面,令人耳朵和眼睛都新鲜。就好像信佛的看到了西天的极乐世界,天花乱坠;又好像满身尘土的人进了澡堂子,洗去了满身的灰尘,又喝下去一壶热茶,汗水从每个毛孔里冒出来。于是众口相传,都知道锔锅匠常茂除了有一手锔锅镐盆的好手艺,还有一副铜钟一样的好嗓子,还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好脑子,还有一副好口才。渐渐地,就有那些死了人的人家,请他去参加葬礼,让他在坟墓前说唱一番,借以安慰死者的灵魂,缓解亲人的痛苦。起初,他自g然是推辞不去的;到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墓前去哭诉,这算怎么一回事嘛。但人家一次两次地来请,还是不去,三次来请就难以拒绝了,刘玄德请诸葛亮也不过是三顾茅庐嘛。何况都在一个乡里居住,都是要紧的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往前追根一百年,都能攀上亲戚。不看活人的面子,也要看死人的面子。人死如虎,虎死如羊。死人贵,活人贱。于是就去。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被视为上宾,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树怕屎尿浇根,人怕酒肉灌心。一个锔锅匠得到如此的厚待,感激不尽,自然就卖命地为人家出力。刀越磨越利,艺越习越精。反复锻炼之后,他的说唱技艺又往上拔了好几竹竿。为了能唱出新花样,他拜了乡里最有学问的马大关先生为师,经常地请他讲说古往今来的故事。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河堤上去拔嗓子。

请常茂去墓前演唱的,起初只是一些小户人家,名声远播之后,大户人家也开始来请。在那些年头里,凡是有他参加的葬礼,几乎就是高密东北乡的盛大节日。人们扶老携幼,不惜跑上几十里路前来观看;而没有他参加的葬礼,无论仪仗是多么豪华,祭礼是多么丰厚‐‐哪怕你幡幢蔽日,哪怕你肉林酒池‐‐观众总是寥寥。终于有一天,常茂扔掉了锔锅锔盆的挑子,成了专业的哭丧大师。

据说孔府里也有专门的哭丧人,那都是一些嗓门很好的女人。但她们的哭丧就是伪装成死者的亲人,作出悲痛欲绝的姿态,哭天嚎地。她们的哭丧与常茂根本不是一码事。师傅为什么要将那孔府里的哭丧人跟我们的祖师爷比较呢?因为几十年前就有人放出谣言,说祖师爷是受了孔府里的哭丧人启发才开始了他的职业哭丧生涯。为此师傅专门去曲阜考察过,那里至今还有一些专门哭丧的女人。她们嘴里就是那么几句词儿,什么天啊地呀的,与我们祖师爷的灵前演唱绝不是一码事。把她们与我们的祖师爷爷相比,可以说是将天比地,将凤凰比野鸡。

祖师爷爷在死者的灵前即兴演唱,词儿都是他根据死者的生平现编的。他有急才,出口成章,合辙押韵,既通俗易懂,又文采飞扬。他的哭丧词实际上就是一篇唱出来的悼词。发展到了后来,为了满足听众的心理,祖师爷的说唱词儿就不再局限在对死者生平的叙说和赞扬上,而是大量地添加了世态生活内容。实际上,这已经就是咱们的猫腔了。

说到此处,俺看到囚牢外的知县歪着脑袋,好像在侧耳恭听。要听你就听吧,你听听也好。你不听猫腔,就不了解俺高密东北乡;你不知道猫腔的历史,就不可能理解俺们高密东北乡人民的心灵。俺有意识地提高了嗓门,尽管俺的喉咙里仿佛出火,舌头生痛。

前面说过了,祖师爷养了一只猎,这是只灵猫,就像关老爷座下的赤兔马。祖师爷特别爱他的猫,猫也特别爱他。他走到哪里猫就跟到哪里。祖师爷在人家墓前说唱时,猫就坐在他的面前认真聆听。听到悲情处,猫就和着他的腔调一声声哀鸣。祖师爷的嗓子出类拔萃,猫的嗓子也是天下难有其匹。因为祖师爷和猫的亲密关系,当时的人们就把他叫成常猫。直到如今,还有这样的顺口溜在高密东北乡流传‐‐

张英明谈恋爱      四十一炮  公子别急  爱的成人式  酒国  师傅越来越幽默  中州纪事  会唱歌的强  不良少夫  红高粱家族  舍我妻谁  白棉花  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  天堂蒜薹之歌  透明的红萝卜  仙有仙归  酒神  战友重逢  

热门小说推荐
末日仙尊

末日仙尊

作者天马行空70的经典小说末日仙尊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末日仙尊玄魔大陆渡劫失败的修仙者,神魂随飞剑降临地球,巧遇高三学生牟平生命垂危,修仙者借体重生。为除暴安良,守卫家园,他斗宵小,拨云破雾,战强敌,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玄门神探的不朽诗章!...

废柴嫡女要虐渣

废柴嫡女要虐渣

原是古武世家的天才,一朝穿越到云天大陆成了最不被看起的尹家废柴女,从此翻手云,负手雨。大虐虚伪继母,夺回母亲遗物,却意外开启祖传的宝物空间。废柴体质?灵泉淬体,实则惊才艳艳的绝世天才!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进攻,这便是她的性子。现代的她无人能敌,重生的她同样要成为最强的人!...

真千金重生后超凶权夏

真千金重生后超凶权夏

被掉包的温家小姐回帝都了。各大千金纷纷打赌她能坚持几天,被冒牌千金撵出温家。有人说她成绩差,不是冒牌货的对手!结果,高考帝都第一,轻松碾压冒牌千金。又有人说光成绩好有什么用,人家才艺获过各大奖项!温夏甩出钢琴古筝国画武术成绩单,来,比比唱衰者就算你全能也没用,人家在温家生活十几年,和温家人感情深厚,最后还不是得滚蛋!温夏哦抱歉,温家公司房子地皮,都被我买了,滚蛋的是他们!在后来,听说温夏和权少谈上了,各大千金化敌为友,都来找温夏请教,她是如何泡上权少的。温夏嫌弃道泡?是他黏上我,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

五胡令

五胡令

作者背砍刀诗人的经典小说五胡令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五胡十国乱中华时期。前后四百余年,几乎是汉文明史上最混乱,最不堪的时代。本书以史实为基础,自西晋八王之乱始说起,至隋朝一统华夏为止,再现胡汉相争,遍地英雄,恍如史诗,又如歌如泣。小说无此真实,历史无此有趣,是为本书颇值一读之处。...

本王是杀手

本王是杀手

作者红薯的经典小说本王是杀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跟哥走,哥哥是杀手!罪恶滔天威名显,转世却把福利捡,俏丽的丫鬟吃人的犬,万顷良田在城边,独苗的少爷猖狂的脸,欺男霸女你别喊冤!铁打的官帽世袭的爵,满朝文武干瞪眼。塞北的军营漫天的箭,敌寇绝命在枕边!桃李天下仇亦遮天,不怕!孤城,浊酒,残剑,死守!...

大宋教书匠

大宋教书匠

大宋教书匠紧急通知现代教书匠纵横大宋王朝捭阖学术之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