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第1页)

深谋远虑的孙权当真这么做了,而且有条不紊。比如最重要的军事指挥权,便一步步由淮泗将领周瑜、流亡北士鲁肃、南渡平民吕蒙过渡,最后交到了江东士族陆逊手里。之后,他又部分地交出行政权,任命顾雍为丞相。

陆逊和顾雍是本土士族的代表,既代表江东四大家族(虞、魏、顾、陆),也代表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陆逊和顾雍出将入相后,做官的四大家族子弟多如过江之鲫,数以千计。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以及他们的子弟则被边缘化,慢慢淡出甚至退出了东吴政权。

这样一来,江东士族就跟孙吴政权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孙吴政权的利益,就是江东士族的利益。即便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江东士族也要捍卫孙吴政权,因为他们是在保家卫国。

孙权成功地实现了政权的江东化,也基本做到了&ldo;吴人治吴&rdo;。这是东吴与蜀汉不同的紧要之处,也是他们在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差,持续时间却又最长的原因之一。

那么,东吴为什么还是会灭亡?

不妨来看曹魏。

殊途同归

跟东汉一样,曹魏其实早就亡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后,政权实际上就是司马家族的了。十六年后司马炎逼魏元帝禅让,也只是办了一道手续而已。

政变的过程是以后要说的(详见本中华史第十一卷《魏晋风度》),这里只说根本原因。

原因得从曹魏建国说起。

曹魏的建国之路,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因为曹操的特点,是有理想无蓝图。他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ldo;非士族&rdo;的&ldo;法家寒族之政权&rdo;。因此,曹操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士族阶级的集体抵制,包括剿灭和暗杀。34

然而官渡之战把整个局势都改变了。最能代表士族阶级的袁绍被证明是纸老虎,&ldo;奉天子以令不臣&rdo;的曹操则成为帝国的象征。结果士族和曹操都面临两难:士族不能撇开曹操另立中央,曹操也不能撇开士族尊奉天子,而如果没有皇帝这张牌,他们都将失去斗争的正当性。

汉献帝能平安无恙,这是重要原因。

曹操身边的士族和名士比其他军阀多,也不奇怪。因为在曹丕代汉之前,曹魏与大汉并无区隔。因此,即便去了许都,也不等于投靠曹操;即便投靠曹操,也不等于死心塌地;即便死心塌地,也不等于一条道走到黑。

也就是说,曹操与士族和名士都在打同一个算盘:利用对方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个时候,就看谁会下棋了。

公开叫板的是孔融,结果被曹操毫不客气地杀掉,罪名是&ldo;不孝&rdo;。心存幻想的是荀彧,结果以自己的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原因是反对曹操封魏公。两人分别被视为反曹和拥曹派,结局却殊途同归,不免让人怅然。35

孔融和荀彧的悲剧,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名士身份、士族立场和儒家思想所致。东汉王朝以名教兴国,世家大族以儒学立身,忠君守节的观念根深蒂固,改朝换代成为最敏感的问题,甚至划线的标准,他们似乎别无选择。

选择曲线救国的是陈群。

陈群跟鲁肃一样,深知汉室不可复兴,却又坚信士族阶级前途无量。成败的关键,则在曹魏。因此,他不但不反对曹操建国,甚至积极劝进。但是曹操一死,他就向曹丕提交了自己制定的&ldo;九品官人之法&rdo;。

九品官人法又叫&ldo;九品中正制&rdo;。说穿了,就是由士族垄断做官权,然后在士族内部按照族望的高低、门阀的上下和势力的大小来分配官位和官职。因此,这个法案如能通过并且实行,则东汉虽亡,士族却胜利了。

这就是陈群与荀彧的区别。荀彧维护的,是行将就木的东汉王朝;陈群维护的,则是方兴未艾的士族阶级。所以荀彧失败,陈群成功;荀彧高尚,陈群高明。

曹丕则想通了一个问题:士族与曹家作对,究竟是为了大汉江山还是为了做官特权?曹丕认为是后者。于是他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并下令实施。没过多久,他就在中原士族的推波助澜和拥戴之下当了皇帝。36

这是曹丕的胜利,也是曹操的失败;是曹丕的喜剧,也是曹操的悲剧。作为一个&ldo;非士族&rdo;的&ldo;法家寒族之政权&rdo;,一旦改变性质,曹魏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所以,曹丕的魏朝已不是曹操的魏国。曹丕成功代汉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将灭亡之时。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集团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过是为士族阶级的政权再次加冕。这就是曹魏的道路,也是它灭亡的根本原因。

那么,蜀汉和孙吴又如何?

孙权和刘备原本没有资格建国,他们得感谢曹操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曹操提供的正面经验是:士族并不可怕,非士族也能夺取天下。曹操提供的反面教训则是:士族的势力极大,只能利用,不能对抗。

因此,孙、刘都只能另辟蹊径。

顺势而为的是孙权。

孙权的路径是&ldo;江东化&rdo;,即政权的&ldo;本土化&rdo;和&ldo;士族化&rdo;。这让东吴在夹fèng中得以生存,在危难中得以发展。可惜,江东化虽然夯实了孙吴政权的基础,却也改变了它的性质。前者是孙权希望的,后者则是他害怕的。

于是,晚年的孙权逐渐变得内心分裂,作风刚愎,行为乖张,对江东士族更是疑神疑鬼,以至于y威独擅,用刑严酷。结果,上下言路不通,君臣离心离德,冤狱屡兴不止,吴国成为内部最不稳定的国家。更何况,江东士族也斗不过中原士族,因此孙吴终于亡于西晋。

绕道而行的是刘备。

刘备的办法是敬而远之,尽量避免与士族阶级发生正面冲突。诸葛亮执政后更是依法治国依法用人,所以他的政府最像政府,蜀汉也成为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37

但,刘备和诸葛亮也有解不开的死结。

首先,他们不可能&ldo;本土化&rdo;。因为那样一来,蜀汉就势必成为一个保守狭隘的偏安之国,人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哪里还能北进中原,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

何况作为外来政权的领导人,诸葛亮也不可能完全相信那些土著。因此,他不但不能实行&ldo;蜀人治蜀&rdo;,反倒必须在政治上控制,在经济上平抑,以防益州的士族和豪强尾大不掉。非如此,不能保证蜀汉政权不被颠覆。

不能&ldo;本土化&rdo;,就没有必要&ldo;士族化&rdo;。

实际上跟曹操一样,刘备和诸葛亮要建立的也是&ldo;法家寒族之政权&rdo;,只不过刘备更倾向于寒族,诸葛亮更倾向于法家。但,不走袁绍路线,是一样的。

号称宗室的刘备其实出身贫寒,刘备集团的早期核心成员也都不是名门望族出身,关羽对名流和士大夫更是不屑一顾。刘备和诸葛亮则表面上客气,政治上警惕。一旦发现名士的言论和行为危害政权,他们都不会手软。

所以,刘备杀张裕,诸葛亮杀彭羕,废来敏,黜廖立。彭羕的罪名是煽动谋反,颠覆政权;廖立的罪名是诽谤先帝,诋毁群臣;来敏的罪名是乱群。张裕是蜀中名流,彭羕是益州名士,廖立是楚之良才,来敏是荆楚名族,可见刘备、诸葛亮只是打击士族,与地域无关。38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  书生意气  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中华史11:魏晋风度  从星空到心灵  西北风东南雨:大话方言  帝国的惆怅  易中天品三国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  易中天中华史17:大宋革新  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  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  高高的树上  易中天中华史14:禅宗兴起  读城记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热门小说推荐
天威神将萧天慈席慕雪

天威神将萧天慈席慕雪

六年前,他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六年后,他王者归来,天威浩荡。为挚爱,他十步杀一人。为亲人,他一手遮九天。...

洪荒之混乱大道

洪荒之混乱大道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吞日月,挟宇宙,为其源道!秉承时空而生的凶兽,天生未开灵智,直到,一道灵魂穿越到它身上…PS欢迎各位道友来水群。鸿蒙轩天阁140145632...

七个美女师傅:我绝不修仙

七个美女师傅:我绝不修仙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五月的经典小说七个美女师傅我绝不修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陆长生穿越到异界,成为尘道宗圣子,背后更有七个风华绝代的师傅。孽徒,你到底如何才能努力修仙?陆长生看着七位师傅,虎视眈眈的眼神,随后开口说道师傅们,修仙太累了,我想吃软饭!...

仙妃倾世

仙妃倾世

世上最可悲之事,莫过于要嫁之人不是所爱因利益嫁给言灵国第一美男子言帝封,旁人羡慕不已,她却心如止水。旁的夫妻你侬我侬,交颈而卧。她和他呢?表面相敬如宾,暗中你死我活...

苏洛陈瑶

苏洛陈瑶

家族嫡长子苏洛,一代天骄,消失两年,再度归来已是至尊,面对毫无人情味的家族,他发誓必将重临巅峰,不负红颜,傲立寰宇,令这天地颤抖,重现仙主风姿,令所有敌人颤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