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第1页)

光绪之倒楣,在于荣禄、袁世凯、崇绮、徐桐,还有康有为,都拿他当作反面的政治资本,好比一张&ldo;人头支票&rdo;,可借以诈欺搪债。所不同者,荣、袁、崇、徐,人尽皆知其为后党。而康有为则打着保皇的鲜明旗帜。而最讽刺者,则后党与保皇党,都诬赖光绪想以武装夺母之权。北方谓某人害惨了某人,辄谓之&ldo;送了他的忤逆&rdo;。荣禄与康有为都送了光绪的忤逆,而光绪实非忤逆。康有为不特不为之辩,且推波助澜,证成其事。其肉安足食乎?

康有为拿光绪这张&ldo;人头支票&rdo;行骗的手法是搞勤王。勤王要人要钱,故必须号召忠义之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梁启超改谭嗣同的诗、改林旭的诗,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梁启超改林旭之诗,不如改谭嗣同之诗之甚。但小动手脚,意思却大有出入。先说第一句:青蒲饮泣知何补(原作)

伏蒲泣血知何用(改作)

按:青蒲之典已如前述。惟其用青蒲,才可以表明是近臣造膝密陈。今以林旭受光绪特达之知,凡有谏奏,只要办得到,无不嘉纳,根本无须泣谏,更不会无补于事。然则近臣密陈,&ldo;青蒲饮泣&rdo;的对象,既非皇帝,必是太后。

今改为&ldo;伏蒲泣血&rdo;,不过大廷苦谏,是一般忠烈的言官之所为,并不能表现林旭的近臣的身份,更不能显示泣谏的对象为太后。&ldo;泣血&rdo;亦不典,或者由评丁卯的诗:&ldo;却赖汉庭多烈士,至今犹自伏蒲论&rdo;而来,以&ldo;泣血&rdo;之泣来强调&ldo;烈士&rdo;之烈。

这句诗中,梁启超用意最深的是改掉&ldo;青&rdo;字,抹煞&ldo;青蒲&rdo;即所以隐瞒林旭曾有向慈禧力谏之意。因为这表现了林旭调和两宫的本心,变成妥协主义。而梁启超要表现势不两立的战斗精神,当然要隐藏林旭的真心本意。末一字改&ldo;补&rdo;为&ldo;用&rdo;,亦所以表现并无商酌的余地。

再谈第二句:慷慨难酬国士恩(原作)

慷慨何曾报主恩(改作)

原作及改作酬报深恩的对象,虽皆为光绪,但报恩的原因大不相同。这一点于林旭的原意,颇有出入。就诗论诗,是点金成铁;就事论事,是抹煞作者的心迹。仅就前者而言,梁启超已经愧对故友了。

按:林旭的原意是&ldo;国士待我,国士报之&rdo;,报恩是因为光绪以国士相待,并非由于光绪是皇帝的缘故。作诗讲究贴切,切人切时切地切事,不独移用不到他人身上,即为其人,亦移用不到他时他地他事。此即是宋诗精髓。

照梁启超一改,则是一般化了,凡为臣子,无不可用。化特殊为一般,恰就是梁启超改诗的用意,以君臣大义立论,则人人当奋起勤王,黄彰健:《戊戌政变记》记林旭此诗头两句作:&ldo;伏蒲泣血知何用,慷慨何曾报主恩。&rdo;其言&ldo;报主恩&rdo;,与梁撰《谭嗣同传》&ldo;酬圣主&rdo;语气相同。恐系梁有意窜改。

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所谓&ldo;酬圣主&rdo;之语见梁启超所撰《谭嗣同传》:(八月)初六日,变遂发。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ldo;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rdo;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词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ldo;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rdo;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捕。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东游。君不听,再三强之,君曰:&ldo;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rdo;卒不去,故及于难。

第三章狱中壁诗(1)

以下即记谭嗣同狱中壁诗。六君子在狱中情形,只有间接传闻,如唐恒的八十韵长诗所记,今参以汪精卫所言,足证唐恒所记为实录。汪虽亦为间接传闻,但身在狱中,所得较唐更真切,故益可信。

汪精卫银锭桥刺摄政王载沣事败,以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与立宪派暗中有往还,汪得不死,系刑部狱。凡入刑部狱者,均为钦命要犯,软称&ldo;诏狱&rdo;,俗名&ldo;天牢&rdo;。清朝的刑部,系就前明锦衣卫改建,其下有镇抚司,原掌本卫刑名。永乐时增置北镇抚司,凡特殊事件,得由北镇抚司任意处理,为明朝暗无天日的特务组织之滥觞。

记狱南北两监,北监即北镇抚司旧地,有参天老槐,乃杨椒山手植。狱屋阴森凄黯,墙上每多黑紫晕迹,乃忠臣烈士的碧血。狱卒谈往事,虽前明佚史,历历可证。汪在狱中,与一老狱卒刘一鸣相善,会作一文记其人,题目甚隽雅,名为&ldo;故人故事&rdo;。刘一鸣尝看守戊戌六君子,所以汪精卫所言与梁启超所作为宣传用的传记,颇有异词,黄秋岳的《花随人圣摭忆》,谓之为&ldo;字字实录&rdo;。今据黄秋岳所记,条录如下: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ldo;作诗耳!&rdo;可惜刘不文,不然可为之笔录,必不止&ldo;望门投止思张俭&rdo;一绝而已也。

林旭,秀美如处子,在狱中时时作微笑。

康广仁,则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曰:&ldo;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rdo;林闻哭,尤笑不可仰。既而传呼,提犯人出监,康知将受刑,哭更甚。

刘光第曾在刑部,习故事,慰之曰:&ldo;此乃提审,非就刑。毋哭!&rdo;既而自西角门牵出,刘知故事,缚赴市曹处斩者,始出西角门,乃大愕!既而骂曰:&ldo;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昏愦乃尔!&rdo;

同死者尚有杨深秀、杨锐,无所闻。

谭嗣同题壁之诗,取煤屑书于粉壁上,自是不久即湮没,墨迹不存,无可印证,所以梁启超得以大改特改。观其&ldo;终日绕行室中&rdo;,苦吟不已,则知谭以自分必死,欲于此极有限的余生中,表明心迹,一句一字皆自肺腑中出,留待后世论定其真面。是故梁启超改他的诗,即是抹煞他的苦心,谭嗣同地下应有余憾。

至于康广仁,据梁启超为他所作的传说:被逮之日,与同居二人程式、钱惟骥同在狱中,言笑自若,高歌声出金石。程钱等固不知密诏及救护之事,然闻令出西后,乃曰:&ldo;我等必死矣!&rdo;君厉声曰:&ldo;死亦何伤?汝年已二十余矣,我年已三十余矣,不犹愈于抱病岁月而死者乎?特恐我等未必死耳!死则中国之强在此矣,死又何伤哉?&rdo;程曰:&ldo;君所言甚是,第外国变法皆前者死,后者继,今我国新党甚寡弱;恐我辈一死,后无继者也。&rdo;君曰:&ldo;八股已废,人才将辈出矣,何患无继哉?&rdo;

续子不语  随园食单(白话版)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汉宫名媛王昭君  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胡雪岩  状元娘子  正德外记  新齐谐/子不语  缇萦  海上花魅影  董小宛  草莽英雄  粉墨春秋  暧昧陷阱  红顶商人胡雪岩  随园诗话  大将曹彬  恩怨江湖  李鸿章  

热门小说推荐
天芳

天芳

传闻不学无术的池大小姐,在撞柱醒来后,忽然变得通情达理了。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皆精,而且诗书礼仪,处处出众。...

兽破苍穹

兽破苍穹

一个落魄的世家少爷,一群风味不同的女子,一部不屈的斗战史。一个拥有神奇战兽的少年,不屈于命运,一步步踏上巅峰,赢得无数美女欢心,与天抗争?天又有什么资格跟我争?...

浮游传

浮游传

作者一眼十方的经典小说浮游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握我手中剑,照你裹寒衣。暮色渺层云,枯坐风波里。檐下鸟飞尽,相守不相离。红尘多渺渺,楼高影戚戚。对月杯莫停,醉卧天与地。...

神医狂妃:王爷,你别动

神医狂妃:王爷,你别动

现代中医世家大小姐沈玫,被未婚夫和十年的闺蜜联合背叛,意外身亡,灵魂穿越到大梁镇国将军府的嫡女,痴儿沈玫身上,沈玫记得是被同父异母的庶妹沈倾颜害的落下悬崖,但是原主脑子不好,又找不出有力的证据来,只能记在账上。...

吞天记

吞天记

吞天记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玄幻小说,由小说下载(招魂幡版权归原作者风青阳所有炎黄古域,浩瀚无边,无尽岁月中诞生诸多太古仙妖,撕裂天地,超脱三界五行。更有万物神灵,天生神体,穿梭虚空,逆乱阴阳,无所不能。当今乃仙道盛世,万法通天,众生修道,妖孽横行!东吴太子吴煜,于绝境中得东方绝世战仙之衣钵,自此横空出世,逆天崛起。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