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章(第1页)

这点要特别注意,在我们上古的历史文化里,尤其在春秋、战国之间,常有这一类历史故事的例子,充分表示一个人的人格作风,对公对私的道义界别。表面看起来好像很阴险,在说两面话。事实上他是光明磊落地说明对君道、臣道、友道之间的各别立场,都须要有所交待,才是不负此心、不愧此心。如果说他是阴险,也有阴险的道德,等于后世写的武打小说,明明要用暗器伤人,但在发出暗器的刹那,还要公开叫一声&ldo;看打!&rdo;通知了以后,你能不能逃得过,就要看你自己的智慧和本事了。

因此公叔痤便接着告诉了商鞅:&ldo;我的心,对公对私都要尽到最大的力。所以我后来对惠王说,如果不用你,便杀掉你。他似乎同意了我的意见。你赶快想办法走吧!迟了,就要完蛋。&rdo;商鞅听了,对公叔痤说:&ldo;你放心吧!他既然不肯听你的话用我,哪里又肯听你的话杀我呢?&rdo;换句话说,商鞅了解梁惠王的心理,根本没有把他商鞅这个人当一回事。所以他还是暂时留在魏国不走。

梁惠王从公叔痤的家里出来以后,便对左右亲近的人说:&ldo;公叔痤真是病得昏了头,他叫我把国家大事交付给那个卫国来的流亡小子公孙鞅,那是多么荒谬的想法!真是可悲之至!&rdo;

后来商鞅投奔到秦国,三次游说秦孝公,秦孝公接受了他的计划,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奠下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过了两三年以后,商鞅又说动了秦孝公,出兵打魏国,用诈术欺骗了魏国的前线指挥官魏公子印,打了胜仗,使魏国割让了河西之地求和。才逼得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时候,梁惠王才深深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听信公叔痤的话。公孙鞅也因此而受秦国尊封为商君。所以后来通称他为商鞅,便是由这个历史故事来的。

再过十年以后,秦孝公死了,他的儿子继位,也称惠王,这便是苏秦见过的秦惠王。商鞅失了依靠,在秦国的政坛上失败得很惨,有造反叛变的嫌疑,因此又逃亡到魏国,但被魏国拒绝了,最后走投无路,被秦国追捕回去,受车裂之刑而死。

虽然说历史上的因果报应,毫厘不爽。但魏国割地迁都这一幕,到底都是导自梁惠王的失策,没有君子之度的领导长才,糊里糊涂地写下了历史上这一出滑稽剧本,徒留后人扼腕长叹。

孟子见梁惠王,也便是梁惠王最悲愤难受的阶段。他与齐国一战,损失了大将庞涓,同时太子申被掳。又与秦国一战,损失了公子印,割让了河西之地,迁都大梁。实在是他心里最难过的时候,所以他想网罗礼聘外国的人才,例如在齐国闻名的客卿驺衍、淳于髡等人,也都受过他的邀请。尤其他对驺衍的莅临,曾经亲自到郊外去欢迎他,很隆重地待以上宾之礼。他是受到商鞅这一件事的刺激,很想找到一个振作图强的能臣,来恢复他父祖的光荣局面,甚至能进而窥图霸业。

不管他是什么心理,也不管他是哪一类的领导人物,至少他当时的作法,的确是有迫不及待的求才若渴的意图。

我们先了解了这些简略的历史资料,再来研究孟子见梁惠王的一段,才能找出孟子学说思想的精彩所在,而不觉枯燥乏味。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ldo;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rdo;

孟子对曰:&ldo;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回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rdo;

&ldo;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rdo;

梁惠王与孟叟

这一段的文字记载,无论是孟子本人或是门人们的记述,措辞用意都很妙,而且也很坦率,不加故意的掩饰,直截了当描述当时孟子见梁惠王一段不太愉快的谈话。尤其我们了解了梁惠王后来对驺衍的接待,再来一看他对孟子满不在乎的样子,很显然的,大有厚薄轻重之分了。

而且最不可耐的,便是梁惠王对孟子的称呼,既没有像春秋时代诸侯对孔子的敬重,尊称一声夫子;也没有像战国当时诸侯们礼贤下士的作风,尊称一声先生。他却干干脆脆地称呼一声&ldo;叟&rdo;。这个&ldo;叟&rdo;字,好听一点来讲,便是老先生的意思。不礼貌一点,便是老头儿的意思。当然,梁惠王当时的一声&ldo;叟&rdo;,究竟是代表老先生呢?或是老头儿呢?无法考查。这要看他当场的礼貌态度,和称呼的声调来决定它的涵义了。可惜当时没有电视录影(一笑)。但无论如何,这一声&ldo;叟&rdo;,并不表示尊重,大概是没有疑问的。

而且本章的记述,描写这一段不太愉快的谈话,在文字的气势上,表达得很明白。如此直接记载这一个&ldo;叟&rdo;字的称呼,对孟子的伟大倒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衬托出梁惠王始终不成器的风格,一副吊儿郎当、不庄重的浮躁相。

孟子在听了梁惠王&ldo;何以利吾国&rdo;的问题以后,就很庄重地对梁惠王说:&ldo;您何必只图目前的利益?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rdo;

&ldo;如果都像你惠王一样,谋国的居心,只图以急功近利为目的。那么,等而下之,那些高位的大臣、卿大夫们,也只求顾全自己的家族利益。这样影响所及,一般的国民,也就只为自己身家的利益打算。这种观念发展下去。一定会使全国上下各阶属,都变成以利害为生活的重心,造成&lso;当利不让&rso;的风气。这样的话,国家就太危险了。&rdo;

&ldo;因为唯利是图,&lso;当利不让&rso;的结果,自私自利的观念会越来越严重。在历史上,有许多的事实可以证明,互相争权夺利的结果,便形成臣下反上的叛乱逆行。那些本来具有万乘之尊的大国,发生弑君叛变而自据称王的,都是当时那些高位重臣,所谓千乘之家做出来的绝事。同样地,那些千乘之家,被巨下叛变所谋害的,也都是那些百乘之家的重臣所于的事。&rdo;

&ldo;至于侵略吞并的思想,更是由于&lso;权利欲&rso;的驱使,所以目前万乘之尊的大国,便想吞并千乘之邦。那些千乘之国,便想吞并百乘之众的小国,这些古今的事例,不能说不够多的。原因在哪里呢?都是为了急功图利、争夺权利的结果。如果不了解先行仁义,而只求近利为前提,自然而然要变成非侵略他人、夺取别人的所有,就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rdo;

&ldo;其实,真能实行仁义之道,大利自然就在其中。真有仁心的人,绝对不会有遗弃其近亲的可能。真有义气的人,绝不会有背叛君上的可能。所以我认为您‐‐惠王只有推行仁义之道,才是最高明的政略和政策,又何必舍大取小而只顾目前的急功近利呢?

我们根据《孟子》的原文,概略演绎它文字的内涵,略略加以说明,大致就是这样的对答。当然,如果说是译文,那便大有问题。因为这样的说法,与古文原文的简练原意,也许略有出入,或大有出入。不过,大意是不会太过差错到哪里去的。而且这样一来,把孟子对梁惠王的答话,看得很明白。孟子并没有太过迂腐古板,只一味地叫他行仁义,而不管梁惠王当时所处的情势,以及急功好利的迫切需要。这样孟子才不失为一个识时务的圣哲。只是在政略上有思想、有远见、有抱负,与梁惠兰急功近利的政见不能相合而已。

猫犬系男子  修车沦陷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被金主抛弃后我又去跪着求他了  严拓  一树海棠压梨花  旧疾  资源咖的我和黑料爱豆相爱了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林楚徐露  道系小甜甜  历史的经验  卿宓  你妈就在那里  有效婚约  我爱吃肉肉  小崽崽他超行的  皇上逼我去宫斗(重生)  易经杂说  娇宠小厨娘  桃色镜头  

热门小说推荐
我送快递有神豪奖励

我送快递有神豪奖励

苏宁大学毕业,送快递送了99天后,终于觉醒快递神豪系统!只要送快递,就有神豪奖励!叮咚,恭喜宿主完成一个特殊快递,奖励十个亿!叮咚,恭喜宿主完成一个特殊快递,奖励兰博基尼毒药一台!叮咚,恭喜...

快穿之盛世亦倾

快穿之盛世亦倾

盛亦倾,一个被系统选中的女帝任务执行者!集神器,称女皇,统九界,这是一位生而强大的女帝的人生,是一条通向巅峰的强者之道!(Ps本文大女主快穿文,不出意外无男主,不喜绕道,点叉勿喷!)...

我北凉战神,绝不割地求和

我北凉战神,绝不割地求和

赵麟穿越异界,庸碌十年,激活系统,一朝腾飞!开局镇守北凉,觉醒神级武魂三界战神杨戬,神温侯吕布,手持战神枪!他单枪匹马,杀穿突厥大军。他领兵入京,击杀国贼奸臣。他降服女帝,成为战神国婿。赵麟引领北凉雄兵,创绝世战神威名,带着系统打天下!...

被大佬捧红[穿书]

被大佬捧红[穿书]

穿书PK重生,男主是我的,娱乐圈也是我的!...

离婚之那年荼蘼盛艳

离婚之那年荼蘼盛艳

离婚之那年荼蘼盛艳作者小女人离婚之那年荼蘼盛艳txt下载离婚后女人就成了豆腐渣,贬的一文不值?白送都没有人要?面对老公和洋洋得意的婆婆,傅怀薇冷笑着签下离婚协议书想看我的笑话?还是洗洗去睡,做梦比较快!以她的容貌和能力,离婚不是落入无底深渊,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离婚之后,她才像一朵荼蘼怒放到极致,盛艳无比,光芒万丈!...

枭令天下江承夏惜

枭令天下江承夏惜

上门女婿跟势利老婆离婚后,势利老婆打赌他会回来跪舔求复婚,结果,他却开着上百辆豪车迎娶了身份神秘的小姨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