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〇唐虞夏都邑二(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咪咕公版·读史札记(.shg.tw)”!

(二〇)唐、虞、夏都邑二

《墨子·节葬》云:“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吕览·安死》云:“尧葬于谷林。舜葬于纪市。禹葬于会稽。”此亦为言尧、舜、禹地理较古者。

《山海经·海外南经》云:“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大荒南经》云:“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注》云:“即狄山也。”郝氏《笺疏》云:“司马相如《大人赋》云:历唐尧于崇山。《汉书》张揖《注》云:崇山,狄山也,引此经云云。《水经·瓠子河注》亦引此经,而云狄山一名崇山。崇、蛩声相近,蛩山又狄山之别名也。”案《论衡·书虚》云:“尧葬于冀州,或言葬于崇山。”葬于冀州,与北教八狄之说近,狄山之名,盖由此而得。《论衡》既以为两说,则崇山、狄山,似不必牵合也。

纪必在南,故称南己。《困学纪闻》引薛季宣,谓近莒之纪城,诚难遽断,要为近之。何者?古事皆春秋战国人所传,必据其时之地名以立说也。《后汉书·王符传》引《墨子》,作南巴之中,巴、中必己、市之误。毕校反据舜葬九疑之说,以己为误字,颠矣。王念孙谓如是,则不应更作纪,其说是也。且舜葬九疑,说亦本不足据。孟子、史公述尧、舜事,皆用《书》说,以《书传》互勘可知。《盂子·公孙丑》上篇云“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即《史记》之“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也。《离娄》下篇言“迁于负夏”,即《史记》之“就时于负夏”也。《尽心》上篇言“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盖亦耕历山时事。其言卒地,不应独异。又《索隐》引《书传》,有“贩于顿丘,就时负夏”之文;《初学记》引《书传》,又有“舜耕于历山”之语,亦不应独阙卒于鸣条。《书传》固阙佚已甚,《史记》亦多遭窜乱。疑史公言舜卒地,本同《孟子》,今本“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之说,非史公兼著异闻,则后人所增缀,而正说反为所删也。《吕览》髙《注》,谓九疑山下,亦有纪邑,固近附会。《书钞》《御览》引《帝王世纪》,谓“舜南征,崩于鸣条,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举诸说而强揉为一,则更不足信矣。

《礼记·檀弓》云舜葬于苍梧之野,《淮南·修务》云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均未言苍梧所在。《史记》云葬于江南九疑,亦未言九疑为何地也。《续汉书·郡国志》谓九疑在营道南;《檀弓》郑《注》谓苍梧于周南越之地,今为郡,而舜卒葬之处,乃远至今湖南、广西境矣。《山海经·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丹朱在丹水之滨,不应在湖南、广西境。《大荒南经》云: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注:叔均,商均也。郝《疏》云:舜子不名叔均;《大荒西经》有叔均,为稷弟台玺之子,《海内经》又有叔均,为稷之孙,此《经》叔均未审何人。案郝说是也,稷之苗裔亦不应葬南荒中。《海内东经》云:“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则湘水不过环绕舜陵,决非如今日之源流千里。《海内经》云:“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下云“在长沙零陵界中”,盖后人注语。山在渊中,亦洲渚之类,决非如今之九疑,蟠结数百里者也。《国语·吴语》:申胥言楚灵王不君,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注》云“舜葬九疑,其山体水旋其丘,故壅汉水,使旋石郭以象之”,正与《山经》之说合。《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西南渡淮水,至衡山。此衡山当指霍山。《正义》引《括地志》,谓在衡州湘潭县者,非。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为今洞庭中山无疑。钱宾四有《战国时洞庭在江北不在江南辩》,见所著《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其说甚谛。此是战国前事,至秦、汉,则其说渐移于今之洞庭。《中山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郝《疏》谓《初学记》引作帝女,实帝女化为瑶草、帝女之桑之类,为天帝之女。其说是也。观秦博士之对,则帝之二女,与尧之二女混淆为一,自江北之洞庭,移于今之洞庭矣。《海内北经》云:“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亦在北方。又始皇三十七年,出游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汉书·武帝本纪》:元封五年,南巡守,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疑。若在零陵,未免太远,云洞庭最为近之。《檀弓》云三妃未从,三妃盖二妃之误。云未从,正以其死在一地。若舜死零陵,二妃死湘山,相距千里,岂有辇柩从葬之理?是苍梧、九疑传说南移之初,犹以为在今洞庭,不谓在湖南、广西境也。

《吕览·召类》云:“尧战于丹水之浦。”《淮南·兵略》同。高《注》云:“尧以楚伯受命,灭不义于丹水。”尧为楚伯,说殊无据。《庄子·徐无鬼》,云舜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舜徙邓墟,亦无佐证。《水经》:“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盖尧后有居楚、邓间者,而尧之传说随之,而舜之传说亦随之矣。此《海内南经》之说所由来也。然则苍梧之山,其初尚在汉北。此亦钱说洞庭初在北方之一证也。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或曰二妃葬衡山。”《水经·湘水注》云:衡山,“《山经》谓之岣嵝,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又引王隐言:“应阳县,本泉陵之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云雨。”《溱水注》:“邪阶水,水侧有鼻天子城。鼻天子所未闻也。”而《路史》亦以为象。《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鼻亭神,在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集解》云:“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语见《论衡·书虚》篇。《吴越春秋》言:禹即位,还大越,更名茅山曰会稽,居靡山,伐木为邑,凤皇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禹命群臣: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禽鹿而给食。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越王无余外传》。《水经·渐江水注》云:禹崩会稽,因而葬之。“有鸟来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则刑无赦。”此盖图腾遗俗,象耕亦其类耳。后人误以象为人名,乃并有鼻之封,而移之道县矣。然亦可见舜之传说,逐渐南移也。《汉书·律历志注》:孟康言: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白玉琯。《水经·湘水注》,亦言泠道县界有舜庙,县南有舜碑,零陵太守徐俭立。又云:衡山,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

《吕览》九山,曰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八山皆在西北,岂得会稽犹在东南?钱氏疑之是也。《史记·夏本纪》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此即《吴越春秋》之说。或言乃别列一说之辞。然则当时固有谓会稽不在南方者矣,惜其说无可考也。上文言“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不作疑辞。《管子》言禹封泰山,禅会稽,则会稽距泰山不得甚远。必如此,乃能合于《墨子》东教九夷之说也。

《国语·鲁语》:“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为漆姓。漆,《史记》《说苑》作釐,《家语》作漆。黄丕烈云:漆乃涞之讹,釐、涞声近。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长狄见《左氏》文公十一年,兄弟数人毙于鲁、卫、齐、晋,无在南方者;其人亦称狄而不称夷,而防风之防,实与陟方之方为一字。得毋封、嵎之山,即鸣条所在邪?遐哉上已,弗可得而质已,然要不妨姑引一说也。《韩非子·饰邪》亦云: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舜之传说,亦有在江东者。《五帝本纪正义》云:“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西七十里有汉上虞故县。《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水经·河水注》:“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渐江水注》:“江水东径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集,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孰是。”《续汉书·郡国志》:吴郡吴,“震泽在西,后名具区泽。”《注》云:“《越绝书》曰:湖周三万六千顷,又有大雷山、小雷山。周处《风土记》曰:舜渔泽之所。”此说人无信之者。而禹葬山阴,遂为故实,则以越为禹后,吴为泰伯后耳。其实越亦嬴姓,无余之后,绝而复续,安知其必为禹之苗裔?而泰伯、仲雍之所君临者,又安知其非重华之遗族邪?吴、虞之为一字,固不疑也。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言少康庶子之封,二十余世而至允常。允常者,句践之父也,岂有距少康仅二十余世之理?且《史记》不言其名,而《吴越春秋》谓其名曰无余;其后降为编户,复立者曰无壬,无壬生无曎。则无者号氏,其名实曰余。《水经·渐江水注》,则谓少康封少子杼。杼乃继少康为夏后者,郦氏即误记,不至于是,其言当有所本。然则余即杼,乃后人之臆说。越始封之君,其名实不可考也。《吴越春秋》云:“无曎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元常即允常。古“或”与“有”通,“或为夫谭”,犹云有名夫谭者,其人非亲无曎子。《史记》“二十余世”,或自无壬起计也。无余之名,既不足据,其事迹更无可考。而《渐江水注》又谓秦望山南有樵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其不足信明矣。《吴越春秋》谓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虽亦臆度之辞,然于事理颇近。

和大佬闪婚后马甲掉光了  骨狸  咪咕公版·秦汉史  我的聊天群都是美女  咪咕公版·中国通史  咪咕公版·三国史话  男频主角的自我修养(反穿书)  萌宝冲上门:妈咪,你好呀  咪咕公版·经子解题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逆天毒妃废柴大小姐  莫一辰羊牛牛  苏念苏曦  秦川陆千姿  大明之最强棋圣  王羽王静雅  咪咕公版·先秦学术概论  咪咕公版·中国近代史  叶萧白子柒  三十二日  

热门小说推荐
英雄联盟之唯我独尊

英雄联盟之唯我独尊

网吧通宵与美女主播双排上分,第二天她竟然骗了我手机,气的直接融了她的符文,没想到刚融完,却加更条件一枚玉佩加一更,皇冠十更(五天内完成)!欢迎各位撸友点击追书,谢谢!书友群244496613,欢迎加入...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现代工兵李光辉穿越到明末塞外一位名叫李老二的马贼身上,大厦将倾,不愿见到亡天下的李老二改名为李国栋,国之栋梁,先是袭击晋商商队,又受卢象升招安,打造一支无敌强军,力挽狂澜,拯救天下...

快穿系统宿主要上天

快穿系统宿主要上天

有个日常怼天怼地怼空气,一言不合就闹着要搞事情的宿主,系统表示妈的智障,谁来拖走这个蛇精病?南烬嗯?我好像听到有人说要拖走我?系统(瑟瑟发抖)没有你听错了!嘤嘤嘤,主人这个宿主好阔怕,人家要罢工了啦!南烬莫名其妙契约了个系统,南烬表示wtf?回收黑化男女主身上的气运?开玩笑吧,跟男女主作对还有活路?反正都是一死,算了算了大家同归于尽吧!等等你说啥,任务有惊喜,找死需谨慎?Emmm...

久爱成欢

久爱成欢

夏久安倒追言肆,整个S城的人都知道,有人说她一往情深,有人说她攀权富贵。  她不以为然,依旧整天追在言肆的身后跑,像一个战士一样一路披荆斩棘,清除掉了一路的障碍,以为这样就可以跟他在一起。  她啊。言肆看向她的表情淡淡的,在众人的注视的目光中轻描淡写的开口,我的一个普通朋友。  用尽了所有力气去爱一个人的夏久安终于攒够了失望,离开之时眉目温柔,挂着淡笑,我骗过所有人,没骗过你。你相信全世界,却从未相信过我。    消失了三年之后她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城市,抹平了自己所有的棱角,像一个落落大方...

天王殿

天王殿

星河,当年我立志从军而你选择从商,转眼一别十年已到!今天我荣耀归来,可你却是天人永隔了!你死不瞑目,我杜少天更是心有不甘!杜少天狠狠的掐灭手中半截香烟,看着对面的一幢豪华酒店。目光如电划破晨曦!浑身迸发的那股叱咤风云的气势,依然如剑指苍穹!并没有因为他退出军旅而稍显褪色。五年前他一战封神,五年后他执掌剑阁!但待他荣耀归来,却已经物是人非!这战神一怒天下撼的结局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片腥风血雨?...

全勤安保

全勤安保

一笔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一群移居海外而饱受欺凌的善良人民,一群甘于平淡的退役军人,一场环环相扣的阴谋对于海外华侨,国旗与国歌从来都不只是一首歌一面旗帜,更是我们华人的精神归宿与力量象征,在海华的无数华人心中,当唱着国歌举着国旗的时候,它就是我们的生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