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已经无法考证流言是怎么产生的,结果英国朝野震动。漫天飞舞的谣言不仅让英国公众恐慌,就连王室和军方也坐不住了。虽然英军并未从正式渠道听到战报,但英国海军还是于2月21日从朴次茅斯港赶到传说中的海域,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原本以为这场谣言就这样结束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谣言成真了!
2月22日,威尔士海岸南部的一个小镇上真的出现了三艘法国军舰,并且有1200名法国士兵真的在英格兰登陆了。
从理论上说,这是不可能的,欧洲大陆双方正准备在意大利决战。拿破仑调兵遣将,军队主力从萨沃纳山谷进入亚平宁山和阿尔卑斯山之间,断然不应该调兵进攻英国本土。威尔士海岸南部远离伦敦,即使控制了此地也不会对英国形成实质性威胁,况且三艘战舰和1200名士兵既无法守住小镇,又无法进入腹地纵深作战,无法实现任何战略意图。鉴于以上原因,很多人认为拿破仑派遣这支军队进攻英国本土的行为过于鲁莽,属于自杀式袭击。
那么,为何拿破仑要拿1200名士兵的生命做赌注?是他心血来潮,做无谓的牺牲吗?仅仅从军事角度来看,我们确实可以这样解读。
除了军事,还有其他视角,比如金融学。与军事和实体经济相比,金融向来都是最脆弱的行业,信誉存则金融存,信誉亡则金融亡。打击军事目标、破坏实体经济总需要明刀明枪地干,毁灭信誉却可以做到无声无息。
也许,拿破仑根本就没有想过靠三艘战舰和1200名士兵去进攻英国本土,从谣言到军事行动都是为了配合一场金融战!
在金本位时代,黄金是本位货币,是一切价值的最终表现形式,无论在英国、欧洲大陆其他国家还是北美洲,都是这样,人们接受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因为他们相信英格兰银行可以兑付黄金。只有黄金才是真正的货币,纸币就是一个货币符号,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不可辩驳的公理。
那一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已经整整100年了,100年来,英格兰银行的信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王室信誉。
金融市场永远最看重当下,与那些国家战略乃至战胜战败相比,人类还是活在现世的此岸。船坚炮利之下,信誉毕竟只是信誉,保障毕竟只是保障,不是黄灿灿的真金。信誉一旦丧失,钞票就如同白纸般苍白——如果法国真的攻入英国本土,那么最终的货币只有黄金,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一文不值——谁都知道,拿破仑一定不会承认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极端情况,很难发生,但毕竟存在可能性。人类的思维弱点是贪婪与恐惧:在看到盈利的时候,贪婪会被无限放大;一旦市场陷入逆境,人们又会率先考虑最糟糕的事情。永远都是这样。
更重要的是,对法战争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人们不知道国家黄金储备流失了多少,却一定知道物价上涨了多少。1793年以来,伦敦物价持续飙升。伦敦市民看不到发行纸币总量和储备数量,对物价上涨却感同身受。
恐惧之下,挤兑风潮爆发了!
民众涌向私人银行。私人银行没有多少黄金储备,立刻向英格兰银行求助,遗憾的是,英格兰银行也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
当时的文献这样记载:
在距离费什加德350英里注释标题1英里≈1.6093千米。——编者注远的纽卡斯尔的农场主受某些当地人的谣传的鼓动,纷纷出卖自己的牲畜,购买各种能买到的东西,并且涌到银行的门前要求将银行券兑现为黄金,纽卡斯尔的所有银行私下达成协议停止支付黄金,其他地方的银行也都恳请英格兰银行给予帮助。
搞乱伦敦金融市场,才是拿破仑真实的目标——英国不是向来用金钱支持反法同盟吗?把金融市场彻底搞乱,击溃英国引以为豪的金本位,反法同盟还怎么决战?
再次强调,对于英国来说,费什加德在战略上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城镇,大部分人只知道伦敦、伯明翰,根本不知道英国的某个乡镇的名称。但是,挤兑从来都是不分大小的,而且极具传染性。
行为金融学已经证明,人类的天性是厌恶损失,且同比例的厌恶与收益相比,人类风险偏好凸显(个别人物除外)。越是令人焦虑和情绪化的谣言,越具备传播力,这个时候根本没有真理、真相、对错,只有恐惧、宣泄和疯狂,贪、嗔、痴、慢、疑,上至公卿下至庶民,红尘万种,将会把非理性演绎到极致。
也许金融市场只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展现人类弱点,又以指数的量级来扩大这些弱点带来的损失,却无法磨灭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性格。
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对此类风险极其敏感,此类风险一旦发生,人们都会选择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对于普通人来说,具体的方法就是跑到银行门口排队提取存款,又有谁能容忍一生积蓄与希望化为泡影呢?
千万不要忽视任何一次挤兑,如果一个城镇爆发全面挤兑,风潮也许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很快就会形成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在国家面临战争等危机的情况下。
费什加德的挤兑很快就波及了周围城市,纽卡斯尔是第一个被冲击的大城市,当地银行业在当日全部停业。随后,金融恐慌在几天内就波及了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所有大城市,所有人都冲向了银行!
全英国范围内所有银行黄金储备流失殆尽,全部银行又开始向英格兰银行寻求黄金支持,整个英国国民经济被挤压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一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作战,英格兰银行几乎耗尽了黄金储备,银行券早就超发了。此情此景,英格兰银行当如何处置?
很遗憾,英格兰银行的处置非常令人失望,所有处置措施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没有任何处置。银行董事会形成的一致决策是:如果实在无法兑现黄金,那就不要兑现好了!王室和政府对此也视而不见,任由金融恐慌在国内蔓延。
当时市面的传言已经大行其道,报纸连篇累牍叙述挤兑的情况,人们取不到足够的黄金,愤懑、恐惧等情绪充斥着英格兰的每一个家庭。
有文献这样描述:小的零售商人拿着银行券去银行兑换黄金,并将硬币储存在家里。佃农看到了报道,也受到了影响,跟风做事。各地的乡村银行越来越焦虑,到处搜罗黄金,偏远地区的民众更容易恐慌,他们常常根据夸张的报道做出判断。
此时的英国政府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或许是慌不择路吧,仅仅为了保住英格兰银行仅存的一点儿储备,就简单而粗暴地公布了如下一项决议——停兑。我们知道,历史上英国王室就有停兑的传统,换句话说就是耍无赖。
仅仅在法军入侵后的第四天,时任英国首相皮特召开枢密院会议,会议宣布了如下决定:为了国家和公共利益,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们有必要和有义务停止任何兑换硬币的业务,并且必须为此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流通方式不受影响,确保王国的公共信用和商业信用在此紧急关头不至于遭受破坏。
从字面意思理解,任何人都知道本项决议意味着英国脱离了金本位,公众手中的银行券再也无法兑付黄金。
果不其然,决议一经公布,2月27日开始,包括英格兰银行在内,全英国所有银行的门口都挤满了挤兑的人,全国性的金融危机终于爆发了,再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抵挡!英格兰银行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也使出了最大的力量试图力挽狂澜——买下能买的所有报纸版面刊登公告,宣示自己具备充足的流动性,足以应对所有兑付。公告内容大致如下:
昨晚接到枢密院的指令,政府和银行董事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即告知英格兰银行股票的持有者和公众,银行目前有充足的流动性,能够消除人们对于手中银行券的安全的疑虑。
无论实力如何,在危急时刻,都一定要有一副硬汉模样,坚决不能屈服。一定要记住,公众不需要真相,世界只需要最强硬的回答,我们可以做到!人类有软弱的天性,每一个人都需要信心,无论东方西方,最值得信赖的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
与银行相比,家庭是脆弱的;与英格兰银行相比,商业银行又是脆弱的;与金融天道相比,英格兰银行也是脆弱的!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与生俱来,但是,金融市场中的脆弱性不能被人识破,尤其不能被更脆弱的公众识破。无论是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还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最后的触发点一定都是由公众情绪引爆的,千里之堤必定毁于蚁穴。
有人也许会问,此时此刻,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已经所剩无几,既然在英国范围内推出这样的公告,那么,要是公众真的来挤兑,该怎么办?
一旦公众发现英格兰银行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所有的信誉就损失殆尽。它总不能食言吧?
冲出豪门似鸟飞 读美文库——再别康桥 我的竹马是哭包 穿书之黑化反派自救手册 知乎高赞答主:温酒的睡前故事(全2册) 末日求生 谢邀:人在迪迦刚成邪神 百龙传奇:人龙传 全球神邸:我随机获得万界宝物 上班第一天,我拒绝了无偿加班! 王牌狙击手(全5册) 末世:开局爆出一只貂蝉 夏元 紫金陈:少年股神(全2册) 灵域战仙 莲静竹衣代表作品合集(共8册) 替身的我和白月光互穿了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 魔王奶团敲凶哒
养父入赘亿万富婆家吃软饭…身为天龙殿龙主的叶羽表示十分无奈,平白无故的多出七个绝色倾城的姐姐出来五姐叶羽弟弟,你老爸是个小白脸入赘了,你要是不听话,我们几个姐姐可会挨个挨个的修理死你哦。三姐小弟,这条蕾丝袜今晚必须给我吹干净哦,明天姐姐要穿呢…大姐小弟,十万火急,带苏妃速来公司!五姐小弟,姐姐腰疼,你会按摩吗?...
写论文写的好好的,不过打个盹的功夫竟然来了个古代畅游体验券?看着眼前红绿交错的布置,南宫真真表示一头雾水,尤其是眼前的男子竟然跟她前男友长的一模一样,难不成这是上天为了弥补他们错过特地给机会让他们再续前缘的!可是为何剧情走向却越来越歪,谁来告诉她,这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戏精到底是何方妖孽,她现在溜之大吉还来得及吗?...
潜龙蛰伏,一朝惊起。财神魔帝,豪婿唯尊。...
江慕月,原本该死在十年前那场老宅的大火里。可谁知,她竟然活了下来。改头换面,回到南城,只为报复她的生父。霍平峻,南城军阀长子,却因一场暗杀,遇上这个谜一样的女子。自此,风雨硝烟,并肩而行。少帅我家夫人脾气不太好,不想被她扎针的,就乖乖让开。...
那些踩我的人,可知有一天我也会将你们践踏?我爱的人,我会让你得到无上荣光!...
在无限的旅途中经历那无限的世界若秋叶之静美,如果可以超越这平凡的一切,那又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