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5章(第1页)

我便不知道应该反省的是作家还是读者了。作家无权让读者反省,还是自己先把问题想清楚。我有一个顽固的想法:文学必须关注现实。有种论调我不想弄明白:西方文学的传统

是无中生有。所谓证据,最极端的便是卡夫卡。可是即便是卡夫卡,我怎么读都不过是现实的哲学图解。不知怎么到了别人法眼里,卡夫卡的小说便是无中生有了。这类人看来,无中生有的文学便是高级的文学。打死我也不相信。

我只好独钟着眼现实的文学。春平小说,正是此类。官场是中国最大的现实,这是无可奈何的。倘说过去是农耕中国,五十年来便是官场中国。我偏偏又因人们对官场的过分关注而懊恼。有朝一日,官场不再让人牵肠挂肚,便河清海晏了。

然而黄河的水仍旧混浊着,春平便要写官场。他的这部长篇,有着现实官场的大部分元素,近乎原生态,生动而激烈,令人扼腕唏嘘。依我愚见,此类小说最易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拘泥于真实,则步黑幕文学之后尘,徒添看客们的娱乐;如果自负于理性,则易流于开药方,显出可爱的天真。春平肯定比我有朝气,因为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身上,居然看出了某种理想。

今年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闲下来再读鲁迅。鲁迅时代,北平当局禁止妇女养公狗,据说不仅有碍健康,而且有伤风化,大碍国体。半个多世纪之后,中国禁止官员配备女秘书和女司机。异曲同工,叫人莞尔。鲁迅先生说,军人自称佛子,官员佩挂念珠,佛法便要涅槃。当下有些官员,不管他是何等货色,尚未东窗事泄,通通人模人样,满脸道德油彩。一个简单地以好坏论官人的社会里,道德形象比什么都重要。可是,言必称道德,道德也要涅槃了。正如楚狂之叹: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鲁迅翻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读到的只是吃人;我翻遍鲁迅的文字,读到的只是绝望。鲁迅从来不认为文学有多大能耐,不过是&ldo;无用之用&rdo;罢了。因而,无论读谁的小说,都不必太认真,哪怕它真是部好小说。

生活没有旁观者

继东君与我当属君子之交。我俩同处一座城市,电话常打,却免掉了吃饭喝茶之类的客套。疲于觥筹交错间的周旋,真难得这种可以淡然相处的朋友。我曾同家人感叹:倘若真逢乱世,可以在危难之际托孤的朋友,就只是继东君了。

毕竟是朗朗乾坤,太平天下,我用不着托孤给继东君,他也可以从容地去做记者。如今很多职业或群体的形象早就典型化了,尽管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可在百姓眼里却并不是那么

回事。比如官员常让人联想到贪污腐败,演员常让人联想到偷税、滥交和吸毒,记者常让人联想到有偿新闻甚至新闻讹诈。而继东君实在是位令我肃然起敬的记者,尽管我对他的敬意常表现为朋友间的调侃。

然而,我读了他的《生活没有旁观者》,感觉这是本不敢随意调侃的书了。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是继东君有关历史与现实的思索,我大多早就读过。继东君每每写了自己满意的文章,总要先送我看看。其实,他对自己文章的所谓满意,并不是作文小技上的孤芳自赏,而往往是感悟到了令自己灵魂为之震撼的东西。记得他写完《从李辉到蓝英年》时,很兴奋地打电话给我,随后就送来了复印件。这篇约两千字的文章,我读了近一个小时,有的句子我忍不住要倒回去咀嚼好几遍。终于读完之后,我不禁仰天唏嘘。李辉是研究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学者,蓝英年近几年潜心前苏联作家命运的研究。继东君对比了两位学者的思考,感觉到的是难以名状的苍凉与沉重。他的这种感觉立即笼罩了我。读着这样的文章,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会像继东君一样,拷问历史,审视现实。继东君后来又告诉我,文章终于被好几家刊物发表了,却不得不删掉有些句子,很是惋惜。我安慰他说,你自己留着&ldo;善本&rdo;吧,总有一天会&ldo;足本&rdo;发表的。我相信历史总要不断进步。

收进书中的《阳光下的备忘录》,是关于几位知识分子命运及其思想的采访。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受尽磨难的,当他们的负罪之身得以自由后,面对越来越感到陌生的现实,他们的灵魂却从未真正自由过。他们也许注定要在灵魂孤寂中老去,就像他们很宿命地经受了昔日的苦难。继东君萌发这个采访动机时同我谈过,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意义的事,但又预感到这也是项很难坚持下去的工作。我并不怀疑继东君的毅力,而是觉得历史的尘埃并未完全落定,他的工作有些冒险。继东君没顾及什么,开始了他的采访。他先后采访的九位老人,当年都充任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编辑、教授、诗人或艺术家,而他们共同的成分就是知识分子。这大概也是他们之所以落难的根源。不知是知识分子本身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中国的真正的知识总是同现实环境矛盾着。正如继东君采访过的一位老人所言:五十年代越左越好,我是&ldo;右派&rdo;;现在&ldo;右派&rdo;翻身了,我又成了左派。不管这位老人关于左和右的界定是否合理,他道出的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永远的尴尬却是真实的。这项采访最后没有按照继东君的计划圆满完成,好在到底部分地实现了他的愿望。不然,再过些时日,这些活生生的历史就永远尘封在黑暗的时间隧道里了。

我的《国画》出版后,有很多知根知底的朋友问及:向继东是否就是你小说中的那位记者曾俚的原形?我怕侵害了继东的某种权益,只是含混地笑笑。后来继东自己告诉我,北京一位学人调侃说他就是曾俚。看继东自己并不忌讳,我松了口气。的确,我刻划曾俚这个人物时,脑子里浮现的常常是继东君。他平时没事是不打电话给我的,若有电话过来,准是又采访了某桩令人愤恨的不平事。

继东君说:&ldo;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活法,这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我觉得,在当下,除了物欲,似乎还有别样的东西。&rdo;继东的&ldo;别样东西&rdo;是否太凝重了?

莫美小说

也许是巧合,最近有两位官场的朋友嘱我作序,他们都是写小说的。莫美先生是位劳碌在基层的官员,一年到头忙得分不清白天黑夜。似乎并不怎么讨好,有人戏言他们成日里干的只是八个字:催种催收,流产刮宫。

莫美却有闲心写小说。别人未必理解,我却引为同道。我原来混迹官场,也很忙碌,却并不妨碍我写小说。无非是少上些牌桌,少走些门子。有人暗里说我迂,不懂官场套路;明

里却说我不务正业,心思不用在工作上。据说有些官人打牌,用的是专有术语,同老百姓就是不一样。大小王全抓在手里了,他们会说&ldo;四大家&rdo;都到齐了;正主牌抓得多,他们会说常委们还是听我招呼的;副主牌来得多,他们会说干部队伍是坚强的;副牌来得不好,他们会说可惜群众基层不太牢固。这些人牌桌上居然念念不忘工作,的确应是我辈的楷模。

不知莫美也遇到了这种尴尬吗?想必比我当年幸运不到哪里去。不然他何必弄个笔名呢?毕竟不是盛行文字狱的年代了。有人就曾替我惋惜:当初你用笔名写作就好了。我听罢莞尔。

大唐惊变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曾国藩传  曾国藩全书·冰鉴  大清相国  曾国藩家训  梅次故事  龙票  冰鉴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晚清有个曾国藩  苍黄  我不懂味  挺经  曾国藩家书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官场春秋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朝夕之间  亡魂鸟  

热门小说推荐
全职国医

全职国医

全职国医由作者方千金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全职国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景言乾坤剑神免费阅读

景言乾坤剑神免费阅读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穿书女配她飒翻了

穿书女配她飒翻了

褚尽染年届不惑,没结婚,没孩子,一觉睡醒竟然穿到一本书里。婚结了,孩子也有了。不过千亿霸总是女主的,双胞胎天才宝宝也是女主的。原配将两个孩子辛苦养大,最后却落个恶毒的名声,人人喊打,死的极凄惨。女主却趁这些年修得功成名就自己就是豪门,和霸总天生一对一家四口幸福大团圆。现在,褚尽染穿来,养孩子是不可能养孩子的。想她习武多年,书中的她又掌握了七门语言,仅仅落得保姆或保镖的事儿是不可能的。爱情诚可贵,豪门价更高。若为自由故,小命不能抛。孟以熹年方二八,前些年是他身体不好,好容易养的差不多,母亲却被渣爹和小三小四私生子女等气的要死,甚至被渣爹坑的要破产,看病都没钱。当褚尽染直接转过来三万块钱时,孟以熹就拜倒了,虽然还不知道她是谁。要说褚尽染这女人有多恶毒,就看她做的。买水军骂自己是小三。(理由是感情中不被爱的那个就是三)买水军骂自己出轨。(因为霸总不肯离婚,就看他愿不愿顶着绿帽还不肯放过她)恒家骗婚,褚家卖女,尽染如尘埃。孟以熹心疼,既然这么多年了恒家还咄咄逼人,那就天凉了,恒家该破产了。天凉了,孟家也该破产了。春暖花开,许你真正的世纪婚礼,有爱有自由。...

丧尸不修仙

丧尸不修仙

丧尸不修仙由作者彩虹鱼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丧尸不修仙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位面高手

位面高手

武装现代高科技,前往异界抢粮,抢米,抢美女。穷沟沟里出来的大学生陈青,偶然得到可以穿梭不同空间的位面之门。没钱花,异界的黄金多如牛毛。没妞泡,异界的美眉投怀送抱。什么?你说异界的猛兽很多,高手如云。嘭!我有神枪大炮在手,你来一个我崩一个,你来两个我崩一双。PS建了一个书友群,喜欢的加一下吧。群号134684907...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