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节 方与明代社会生活(第2页)

山东青州虽属齐地,但其气候大类江南,山饶珍果,海富奇错,林薄之间,桃、李、楂、梨、柿、杏、苹、枣,红白相望,四时不绝,市场上的鱼蟹之多,腥风扑鼻,但当地人根本不知其珍贵。有一种小蟹,如彭越之状,当地人家全用来喂猫、鸭,大到蚌蝤、黄甲,也不过是腌藏臭腐而已,不知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美味,可以卖出好价钱。正是鉴于此,当时的福建人谢肇淛看到这种状况,禁不住作如下感叹:“使南方人居之,使山无遗利,水无遗族,其富庶又不知何如也!”

这种饮食习俗的不同,事实上取决于南北习性之勤、惰。

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六畜。食水产之人,自然会把螺、蚌、蟹、蛤当作美味,丝毫不觉得其中的腥味;食六畜之人,当然是把狸、兔、鼠、雀视为佳肴,不觉其中的膻气。这是因地理不同而形成的地方饮食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从明朝人的饮食操作之法及其食俗来看,显然北方人已经流于粗疏,而南方人才堪称继承了古人的食道。北方人宴客,由庖人操持食事,大多是用大锅合而烹之,烹调后上桌时才分盘,这不过是一种徒为饱口腹之欲的做法;而江南人在宴客时,还是多列釜、灶,目的就是为了使诸品不淆。显然,惟有江南人尚可称得古人“食不厌精”之道。至于孔老夫子所崇尚的“脍不厌细”,其中的“脍”,在明代已称为“鱼肉生”,其制法是“聂而切之,沃以姜、椒诸剂”,福建、广东人最擅长此种做法。显然,惟有福建、广东人才得古人“脍不厌细”之法。

(三)住宅与器物

从居住习俗的大处着眼,南北住宅具有明显的差异。明代的很多记载显示,北方人不理解南方家家有一个船房,正如南方人对北方家家有一个马房感到困惑一样。从建筑的具体形式着眼,南北差别相当明显:江南无闸,江北无桥;江南无茅屋,江北无溷圊。南人有无墙之室,北方则无;北人有无柱之室,南方则无。北方人不相信南方有架空之楼,行于木杪;南方人不相信北方有万斛之窖,藏于地中。

朝鲜人崔溥曾经到过南北许多地方,他比较了当时南北住宅的差异:江南屋顶用瓦,以砖铺地,再用石块砌阶沿,或者用石头作柱子,房屋一般显得宏壮华丽;而江北则大多是草屋,其中矮小者占据一半以上。

从具体一点的建筑材料来看,福建人造房子,木料一定要用杉木。在南方,像桑、柳、槐、松一类,一般不用作造房的木料;而北方却并不择而取之,此类木材全都用于造房,所以北方民间住宅的梁栋常常曲而不直。其原因就在于对木料的不加选择。

再来看器物。从器物的大处着眼,北方有卖大葫芦,说是可以为舟;而南方人却取大的栗子作为扇坠。南、北方人的好尚不同如此。从器物制作的材料来看,南方人显然比北方人更讲究精致。如在福建,制作器物多用榆木,而江南人则更讲究,如苏州人用花梨木一类制作的家具,几乎成了明代的时尚。但北方在家庭什物的制作上就显得不太讲究,举凡桑、柳、槐、松之类,都可以用来制作什物,于是就显得“窳而不致”。即使像“瘿木”的使用,南与北也大不相同。所谓“瘿木”,其实就是一种病木。因为树木有瘿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旋纹,将它磨光,再制作家具,就会显得相当美观。瘿木也有南瘿、北瘿之别。南瘿多为枫木,而北瘿多为榆木;南瘿多取其蟠屈秀特,而北瘿则不过取其巨而多盛而已。北京市场上所卖的瘿杯,巨大如斗;在一些宗室家中,也有用瘿木制作浴盆。显然,北方是以大为贵。而南方用瘿木制杯,则取其磊块百状,或有自然耳可执,小仅如鸡子。这是以小为贵。

(四)服饰

从服饰上看,南北也有差别。在江南,人们身上一般多穿宽大黑色的襦、袴,用绫、罗、绢、绡、匹缎等面料制作。头上所戴,则有羊毛帽、黑色匹缎冒、马尾帽,或者用巾帕裹头,分别有无角黑巾、有角黑巾;做官的头上所戴是纱帽,至于有丧之家,其人头上所裹,则是白布巾或粗布巾。脚上所穿,有靴、皮鞋、芒鞋之类,还有用巾子缠脚,以此代替袜子。南方妇女所服,全是“左衽”。南方人所用首饰,可以宁波府为界,作一区别。在宁波以南,首饰多是圆的,而且长而大;而在宁波以北,则首饰圆而锐,如牛角一般,或者戴一些观音冠饰,用金玉照耀人目,即使老妪也都有耳环。大体说来,江北的服饰与江南相同。但江北人多喜欢穿短窄白衣,而且身上所穿衣服大多败敝。江北妇女的首饰,其形圆而尖,犹如鸡喙。自沧州以北,妇女衣服之衽,或左或右,但到了通州以后,妇女衣服全改为右衽。再往北,如山海关以北,当地人的穿着就全都粗鄙,甚至衣冠褴褛。

(五)教育与科举

在明代,科举人才之盛,往往集中于一府乃至一县。据统计,有明一代,江西吉安一府共出了10位宰相、22位尚书、11位状元、11位榜眼、10位探花、8位会元、39位解元。

所以,早在明初,就盛传“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语。馆阁学士,多半出于江西,并形成了独特的江西馆阁诗派。

又据记载,福建莆田一县,从洪武三年(1370)到嘉靖七年(1528),共计52科,中举人者有1110人,中进士者有324人,另出状元二人,探花四人,会元一人。

八股科举的兴盛,促使江南士子在功名上超过北人,蟾宫折桂的本领北人只好自叹不如。北方士子对江南时文体制的风气极力摹仿,这就导致了江南八股文的选家在当时的社会上颇负盛名。如明末的张溥、吕留良,都是著名的操持选政的人物。吕留良设在南京的天盖楼,所出的吕氏所批注的时文本子,风行海内,不胫而走,发卖到坊间,其价一兑达到4000两。

江南时文的文体成了号召天下的模式。如晚明时,江南文士的文体淡然宽博,平实无华,号称“松江体”,“一时多慕尚之”。

所以,江南士子的选文一出,往往有一些商人贩至北方牟利。

明朝人祝以豳有一段话,概括了明代科举的南北差异。他说:

且概观寓内,若南都之苏、松、常,浙之杭、嘉、湖、宁、绍,豫章之南、吉,闽之漳、泉,乡、会入彀之士廷往一邑而当一郡,一郡而当数郡,岂干禄支干尽产东南诸邑哉?正以东南诸郡家弦户诵,父兄师友之所渐磨,虽中材亦易成就。

上述这段记载,既点出了南北的科举差异,同时也指出这种差异本身就是因为教育水平的不同所致。这种现象同样可从明人张岱的话中得到印证。张岱曾有言:“以故通郡而计,抡科第者城市不及于乡村;为此画地以观,纤金紫者东南常盛于西北。”

这又是一大佐证。

明代科举之风,其兴盛之地大多集中于苏州、江西、福建莆田、浙江绍兴,究其原因,当地的向学之风当然是最主要的。当时有一位朝鲜人崔溥,对于南北方教育水平甚至百姓的识字率有如下记载:江南人以读书为业,即使是里闾童稚或津夫、水夫之类,也都识字。这位朝鲜人说他到了江南地方,只要将地点写出来,即使一般的民众,也能将山川古迹、土地沿革,全部详细地告知。而在江北,则不学者居多,所以每次问路,都说:“我不识字。”

但除此之外,尚有另外一些原因。除了苏州人前辈喜奖掖后进,由此而易于科举仕进之外,如江西、绍兴的士子能在科举仕进中占先,其实与他们的士风勤苦有关。

如江西的读书人在读书时,都是各坐一木榻,不许设长凳,其实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在读书时睡觉。

浙江的读书人一向生活俭朴。以饮食为例,绍兴的秀才多借寓僧寺读书、会课,而会课时的饮食“俱用菜腐,旬日或设咸鱼,不知有肉味也”。

科举的南北差异,事实上导源于南北方教育水平、风气的不同。明代江西吉水人彭教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并将他自己的所见记录了下来。他主要是就淮北与他的家乡吉水作了比较。少时他随父到淮北,“其地大抵朴鄙,自府、州、县学外,家塾党序出于民间者,缺然无闻”。而当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吉水时,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郡多秀民,邑井里巷,弦诵相闻,为弟子员者,率尝讲习于家庭,父兄师友,往往业成乃在兹,选、岁贡科之举,接武连袂,类能自奋。”

二城市与乡村

读过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人应该还记得,生活在乡下未庄的阿Q进了一趟城之后,城里人的一些事着实让他感到疑惑,诸如把条凳说成是春凳,煎鱼时所放的葱切成细的葱丝,而不是如乡下那样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进了公堂,阿Q就连一个圆也画不圆。

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阿Q应该是清末农民的典型形象。不过,由于长期的传统闭锁生活的沿袭,使得乡下农民的人格进化不大。明代的农民,大概也可以作如是观。

城里人则迥然不同。他们在长期与各方人士接触中,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很多经验与知识。据朱国祯《涌幢小品》卷15记载,在明代北京,妇女在街上遇到官轿可以不引避。当时有一位吏部尚书坐轿来到长安街,途中遇一老妪,脸上包着头巾,见了官轿,却并不引避。隶人误以为是男子,“呵而触之”。老妇摘下头巾,当面叱责这位尚书道:“我在京城住了五十多年,这些见了千千万万,罕希你这蚁子官?”说完,头也不回,坦然离去。一个老妇,将堂堂的吏部尚书视若一个“蚁子官”,可见城市妇人眼界不小。

城市与乡村在文明中代表着相关对立的两极。两者之间,除了程度之外,还存在着性质差别。城市与乡村各有其特有的利益、兴趣,特有的社会组织和特有的人性。换言之,两者之间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世界。两者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又互为影响,但绝不是平起平坐的。

城市与乡村生活、习俗的差异,造就了“城里人”与“乡巴佬”两者在人格上的不同。大体说来,城里人有自身特有的城市心理。城里人思维方式是因果论的,理性方式的;而乡下人的思维方式则是自然主义的,甚至是幻想式的。城里人所作出的一切行为,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一个“利”字。无论是富商大贾追逐高额利润,抑或走街穿巷的小商小贩为了蝇头小利,他们整日忙忙碌碌,使城市显得熙熙攘攘,一片繁忙景象。当然城里也有闲人,诸如帮闲清客、闲子、闲汉之流,但他们之“闲”,只是相对于劳动与职业而言,就其行为来说,为了生计,这些所谓的城市闲人,也是整天奔波,无论是采取捧粗腿呵大卵脬抑或诈骗的手段。

乡下人则是保守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农民的劳动,完全不必以日计算,他们只需照日历中的四时节气行事,过着播种、耕耘、收割、贮藏、庆典这种自然而又井然有序的生活。他们靠天吃饭。当岁腊庆典之时,既庆丰年有成,又祈祷上苍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对上天、未来充满着幻想。

在城市中,大到辇毂之下或省会的会城,小到一般的府、州、县之城,民物繁众,寻常市井之人整日所见、所闻都是一个“利”字,难免风俗浇薄。而乡村、田野则不同,人们整日力农务本,或者置身山林之间,不但可以养心畜德,而且出来的田野子弟,也自然会有一种朴雅之风。正如明代史料所言:“居市井者多夸诈,处田里者多粗鄙。”

在西方,有一句把城市描绘成自由人的自然环境的古老谚语。在明代,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劳动者,各行业的工匠艺人,在城市生活、习俗所造成的条件驱使下,从一个地区流落到另一个地区,到处去寻找适合他们自身的就业机会。城市为个人的特殊才干提供了市场,使他们获得了职业上的部分自由。城市中“短工市”、“厨役市”等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皇帝全传  工者足迹  普利策奖获得者赫尔曼·沃克作品集(共9册)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重生我是一个神  李俊峰  刘寅传  我的特效时代  全面崛起  八方云动  修罗战神在都市  走出就医的误区:感染科  位面三国争霸  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袁小姐,你得多吃糖  全球进入异世界  神道仙尊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万古最强龙婿  大佬好可怕  

热门小说推荐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由作者战西野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飞天魔影俏佳人

飞天魔影俏佳人

作者磕巴的经典小说飞天魔影俏佳人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本文讲诉屌丝阿舒成长逆袭的故事。善良的阿舒救了一个横穿马路的怀孕女孩,从此就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人渣也是他的代名词对别人来说,有多个女孩在身边那叫桃花运,但是阿舒遇到了俏’,‘佳’,‘人’三个女孩,让他苦并痛着!本书的特点写实,值得观看的,也深刻剖析了人性贪官天生不是贪官,坏人天生不是坏人,他们每一步的沉沦,都是有原因,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是心态的变化,走上了不归路,不是给他们解...

军长难过前妻关

军长难过前妻关

军长难过前妻关军长难过前妻关最新章节军长难过前妻关无弹窗军长难过前妻关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军长难过前妻关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变身之女侠时代

变身之女侠时代

石青山穿越成了石青珊,不仅变为女子,更是成为了寡妇,武林第一的少侠丈夫才拜完堂就被武魔所杀。...

成为你的点点星光

成为你的点点星光

初见,她化身正义使者大骂渣男,他目瞪口呆莫名其妙。再遇,她成了人人喊打的淫女,他却情不自禁陷入爱河。当阴谋浮现,她与他终究分道扬镳。再相逢,她带球归来,他喜出望外。可谁能告诉他,旁边那个大叫着妈咪的金发混血娃是怎么回事?她竟敢给他娃找别的爹!那他也不介意连那野男人的娃一起收了。绿他?那他就给他绿回来,绿出天际,绿出宇宙,他只要她!Tags成为你的点点星光墨色珍珠成为你的点点星光...

任游天界

任游天界

公元2020年,神魔混战,天地崩坏。万年后的地球,一少年离奇转世,是刹那芳华,还是苍莽亘古?是谁动乱天地?是谁扭转乾坤?又是谁演绎这终天黑幕至人无己!天地万物无所不用神人无功!诸天神魔无所不驱圣人无名!宇宙浩瀚无所不容勘破天道奥义,三界五行中,谁与争锋?逍遥独步,天岂可挡?大罗诸天,任游苍穹!—PS本书集合洪荒西游上古神话西方传说历史人物,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故事!(新人不易,跪求收藏!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