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第1页)

一个似乎可以用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中国历来就有不少描述各个地方人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的顺口溜,比如&ldo;京(北京)油子,卫(天津)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rdo;;&ldo;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rdo;;&ldo;无绍(绍兴)不成衙,无宁(宁波)不成市,无微(徽州)不成镇&rdo;;&ldo;山东出响马,江南出才子,四川出神仙,绍兴出师爷&rdo;等等,描述厦门人的却似乎没有。也许,我们只能从下面这句顺口溜里品出一点点滋味:&ldo;广东人革命,福建人出钱;湖南人打仗,浙江人做官。&rdo;不过,这里说的是福建人,而不是厦门人。尽管厦门是福建的一部分,但此说至多说出了福建人的共性,却未能说出厦门人的个性。事实上,厦门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究竟是什么,只怕连厦门人自己也说不大清。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厦门人,保证连他自己也张口结舌,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周吴郑王来。

其实,就连&ldo;厦门人&rdo;这个说法都成问题。人们一般并不使用这个概念,而称之为&ldo;闽南人&rdo;。外地人这么说,厦门人自己也这么说。这固然是习惯所使然(厦门人原本是闽南人之一分子),但同时也说明厦门的城市人格和文化性格还不那么鲜明,厦门人还不像上海人那样明显地不同于江浙人,当然也就不大说得清

说不清当然并不等于没有,只是有些含糊而已。何况厦门的历史再短,也短不过深圳;而厦门人与泉州人、漳州人的区别,也还是看得出的。事实上,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已使厦门明显地不同于闽南的其他城市,也使厦门人与其他闽南人多有不同之处,只是少有人认真进行一番剖析研究罢

总之,解读厦门是多少有些麻烦的。所以,为了说清厦门的城市人格和厦门人的文化特征,我们就只好拿北京、上海和广州来做一个比较。

厦门多少有点像上海。

厦门与上海相似的地方很多。比方说,它们都不是什么古都、古城、古郡、古邑,而是近现代以来才兴起的新型城市;它们都远离中央政权,偏于东南一隅;它们都面对大海,被海风吹拂,海浪冲击;它们也都在国内较早地接收西方文化,较早地成为洋行职员和海外华侨的培养基地等等。上海和厦门,都是没有多少传统文化而更多现代文化,没有多少本土文化而更多外来文化,没有多少政治文化而更多经济文化(或消费文化)的地方。

因此,厦门人和上海人,至少有一点是相近的,即他们对待外来文化的心理比较平衡,对待国际社会的态度比较正常。比如说,在上海和厦门,就很少发生围观、尾随外国人的现象。他们不会对外国人点头哈腰,也不会吐唾沫扔石头,既不称他们为&ldo;蕃鬼&rdo;,也不称他们为&ldo;老外&rdo;。又比如说,在上海音乐厅或鼓浪屿音乐厅演奏西洋音乐,观众一般都会遵守演出时不出入、演奏中不鼓掌之类的规矩,很少会发生让音乐家们感到听众&ldo;太没教养&rdo;的事。再比如说,无论上海人还是厦门人,西装穿在身上,一般都会感到得体、自然,&ldo;像那么回事&rdo;,不像某些地方人,西装穿在身上,别人看着&ldo;不对头&rdo;,自己也觉得&ldo;挺别扭&rdo;。当然,无论上海人还是厦门人,穿西装的次数也会比内地人多得多,而他们吃西餐也像广东人吃早茶一样自然。他们好像生来就适应西餐的口味,从小就懂得西餐的礼仪,一般不会出洋相。所以这两市的西餐店,总是生意兴隆,而不会像成都那样门可罗雀(成都人对川菜和火锅的酷爱是压倒一切的,不过近年来成都的儿童已开始对麦当劳和肯德基发生兴趣)。甚至在重视子女教育,尤其是重视英语教育和钢琴、小提琴的教育方面,厦门人与上海人也不乏共同之处。这恰恰都是两地较多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明的表现。

厦门和上海的关系也很密切。厦门人喜欢到上海购物(如果他们要到外地购物的话),上海人也喜欢到厦门旅游(厦门的外地游客以上海人居多)。厦门的孩子如果一定要到外地上学(多半不会),那么,上海往往是他们首选的城市。凡此种种,除厦门上海两地交通较为便利外,文化上的接近,也是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你公然提出&ldo;厦门人像上海人&rdo;的看法,一定会遭到厦门人的断然否定:&ldo;决不相同&rdo;,&ldo;根本两码事&rdo;,厦门人会如是说。随便举个例:你到厦门人家去做客,主人会热情接待你,泡茶、递烟、留饭,把自己的床让给你睡,自己去睡地板。到上海人家里做客,情况恐怕就会两样主人的态度多半会是&ldo;客气而不热情&rdo;,而客人的感觉则多半会是&ldo;拘谨而又别扭&rdo;。余秋雨在讲到&ldo;上海朋友交不得&rdo;时,便特别指出这一点:&ldo;到他们家去住更是要命,既拥挤不堪又处处讲究。这样的朋友如何交得?&rdo;(《上海人》)杨东平则讲了一个&ldo;不是笑话&rdo;的笑话:&ldo;上海人待人真热情,快到吃饭的时候,他告诉你附近有一家价格便宜实惠的饭馆。&rdo;(《城市季风》)仅此一条,你还敢说厦门人像上海人么?

对于上海人的这种种说法无疑带有外地人的文化偏见。不错,上海人待人的确不像外地人要求的那样&ldo;热情&rdo;。因为上海人讲究&ldo;绅士风度&rdo;,彬彬有礼的同时,便难免让人觉得格格不入。此外,上海人的不轻易留客吃饭,也不一定就是&ldo;小气&rdo;,多半还有怕传染疾病(上海人特别讲究卫生)的原因在内。但这并不等于说上海人就不会款待朋友(我以为上海人的态度更符合&ldo;君子之交淡如水&rdo;的交友之道),更不等于上海人待人不热情。

当然这已是题外话。总之,厦门人和上海人,并不一样,不好相提并论的。

厦门也有点像广州。

厦门像广州的地方不少。比方说,两地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埠最早的通商口岸(广州又更早),都与海外尤其是南洋关系密切,都有许多华侨在海外大展宏图并回国回乡捐资投资等等。甚至两地的建筑也不乏相同之处,比如厦门中山路、思明路一带就和广州一样,也是&ldo;骑楼&rdo;式的建筑。

在生活习惯方面,两地相似之处也不少(比如两地菜肴在口味上相对比较接近而大不同于内地,唯广州菜更为精致讲究),至少是都爱泡茶。所不同的,大约仅在于广州人更爱出去喝茶(吃早茶或吃晚茶),而厦门人更爱在家里泡茶(厦门街面上似少见茶馆,近两年才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兴起了茶艺馆、红茶坊)。茶是中国人的爱物,中国人少有不爱喝茶的,但把喝茶当作一件事来做的,大约只有广州(或广东)、厦门、成都几个地方。广州人虽非每天,但至少隔三差五就要去喝早茶的,成都则满街都是茶馆(与之相配套的则是公共厕所也比厦门多得多)。成都人爱泡茶馆,原因之一,诚如余秋雨所言,是成都文化积累丰富,话题甚多,无妨将历史与种种小吃一并咀嚼,细细品尝,然后用一杯又一杯的花茶冲下肚去。厦门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没有那么多的话题,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茶馆。真不知厦门人在泡茶时,都说些什么。喝茶的方式,成都厦门两地当然也迥异。成都人用带盖的碗,谓之&ldo;盖碗茶&rdo;。茶博士手提长嘴大铜壶,穿梭于茶客之间,不断地添加滚水。茶客们则把这些滚烫的茶水连同各种街谈巷议一齐吞下去,时光也就这样流水般地打发。厦门人则和广州人一样,茶杯比酒杯还小,倒茶的时间比喝茶的时间还多。他们实际上是把茶当作酒来品味,或者说,是把茶当作生活来品味的。厦门人和广州人一样,似乎更看重人情味极浓的世俗生活。所以他们宁愿用小小的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尝,而不愿端起茶缸&ldo;牛饮&rdo;。(图三十三)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活着的事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记忆与印象  务虚笔记  女生贾梅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山顶上的传说  十六岁少女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孤女俱乐部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从星空到心灵  易中天品三国  帝国的终结  汉代风云人物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灵魂的事  病隙碎笔  高高的树上  

热门小说推荐
九龙吞珠

九龙吞珠

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解开不死不灭之秘。  一代名将,将守,从万人敌,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

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

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

他如同来自地狱的修罗,世人称他傅九爷,在临海市人人退避三舍,凉薄冷淡,无人敢惹。没有遇到何以安之前,傅九爷凶残暴戾,凉薄冷淡,从不给任何人留半分情面。遇到何以安之后,九爷能动口绝不动手,提倡有事坐下来大家一起讲道理。世人都觉得九爷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凶残暴戾,凉薄冷淡的傅九爷了。殊不知,九爷只是想以身作则教导自家媳妇没事别动手,伤身体。因为别人的媳妇都劝自己老公没事别动手,做个好公民,可九爷的媳妇跟别人的媳妇不一样,遇事就问,老公,能打他吗?往死里打的那种!...

不朽女天尊

不朽女天尊

方颜病死之后,穿越到了一个被金色液体砸死的重生大佬身上,拥有了重生大佬记忆的方颜,将长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方颜不止想要长生,她还要永生。ps大女主修仙文,沉迷修仙不可自拔,没时间谈恋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不朽女天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不朽女天尊最新章节不朽女天尊无弹窗不朽女天尊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不朽女天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霸道冷夫契宠婚

霸道冷夫契宠婚

她闯进他房间,还不小心将男人吻了嘴。逃跑时被那个霸道的男人抓回来女人你必须对我负责!她想逃无门,本以为是一场契约,可是每晚女人都被折腾的腰肢乱颤,捶床抗议我们明明说好契约夫妻的!是,白天的契约,晚上的夫妻。...

农家贵女:将军小叔要抱抱

农家贵女:将军小叔要抱抱

陈香云死了。临死之前才知晓,婆家伪善,为让相公娶新妇,活生生的把她给逼死了,重生回八年前的陈家村,那时候她刚满十五,是朵娇艳的小花。重活一世,只有一个心愿,发家致富远离刻薄家人与渣男。谁若是敢阻拦她发家致富,她跟谁急。卖药材,卖食谱,开绣纺,置田地,一不小心成了富庶一方的绝色佳人。听说佳人要选夫,条件只有一个,能挣钱能宠妻。某个一不小心被陈香云睡了的男人说,他不仅能挣钱,能宠妻,还能在晚上播种,十个月后收获小包子。陈香云看着他那张和上一世相公一样的脸,冷笑连连对不起,我不嫁渣男的弟弟。某男一笑倾倒众生睡都睡了,娇情什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