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第1页)

然而,朱元璋此时大力倡导的种植桑树,却在后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不论是&ldo;朝贡&rdo;贸易还是走私贸易,丝绸在数量和价值两个方面,都成为广受国外用户欢迎的最大宗华夏物产之一,而行销世界。一百五六十年以后,到大明帝国后半叶,即徐阶、高拱、张居正主政的隆庆年间,帝国政府正式开放海禁。其后,以丝绸、陶瓷为主的中国出口贸易,包括官方、民间、走私贸易在内,一度横扫世界市场,甚至在数年之间,曾经将世界当年白银产量的一半以上吸纳到了中国。(事见《剑桥中国明代史》)其受追捧的程度,有如今日美国之英特尔芯片。朱元璋虽不是始作俑者,确也着实功不可没。

或许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白银滚滚流入浪潮,才使得后来的大清王朝臣民有能力购买并消费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满船满船的鸦片,支付那一次次没完没了的战败赔款。以中国自己的白银矿藏及其产量,断无此之能力。

另外一项堪称德政的,则是棉花及其棉制品的大面积推广与使用。

早在南北朝时期,棉花就已经传入我国。但直到宋朝晚期,并没有广泛使用。从当时的资料中判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布衣,其实指的是麻布。当时,南方地区过冬,用丝绵袍御寒;北方则主要是用毛皮所制之裘衣。棉布轻暖温柔,优点颇多。但非本土所产,因此罕见使用者。到了宋朝末年,棉布制品可能比羔羊皮、狐狸皮都珍贵。以至于只有横行天下的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个级别的人才穿得上。而且破了以后,还要多次补缀。可见其珍视程度。(《元史》&ldo;英宗本纪&rdo;)

从《农桑辑要》中我们知道,元代中后期曾经在中西亚地区引进棉花种子试种,感觉不错,开始推广。于是有了广受人们尊敬的老婆婆‐‐黄道婆。

棉花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得益于朱元璋的大力推动。从而,使棉制品这种王公贵族的奢侈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造福国民的同时,一个没有想到的副产品,则是舒缓了松江府人民的苦难。

松江府治下,在今日上海的松江县。当年松江府管辖的范围为两个县,比今日的县治要大。前面曾经说过,此地过去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切齿痛恨张士诚治下人民对张士诚的支持,曾有过&ldo;屠其民&rdo;的念头,就是想杀光苏州、松江一带的百姓。后来想想不对,勉强放弃了这个想法,但还是有一块块垒,梗在胸口下不去。于是,改为向苏州、松江地区征收高额赋税。

宋朝绍兴年间,松江税粮只有18万石,朱元璋时期一家伙增到了98万石,加上其他杂费,总计达到了120多万石。当时,全国年税粮总计2900多万石,苏州一个府需要交纳的是290万石左右,占全国的10%。松江虽然不到苏州的一半,但号称天下赋税最重之地。原因是苏州府管辖着七个县,松江府只辖两个县,从农田面积上看,松江只有苏州的四分之一。(谈迁《国榷》卷7)

这样重的负担,仅靠土地种粮已经完全无法支撑。于是,心灵手巧的苏州人向丝绸发展,成为全国的丝绸制品中心;聪明能干的松江人则向棉制品进军,以此,&ldo;上供赋税,下给俯仰&rdo;,并进而形成了松江棉制品&ldo;衣被天下&rdo;的局面。(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ldo;木棉&rdo;)

后来,我们在大明帝国军队装备清单上经常能够看到的&ldo;胖袄&rdo;一款,指的就是那肥大臃肿却温柔舒适的军用棉衣裤。

至此,朱元璋为我国乡村建设所倾注的心血,称得上是至矣尽矣。这可能是他虽然大批量杀人、却在当时与后世能够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之一。

但是还不行。

作为农民,这些已经足够了,作为皇帝却还远远不够。朱元璋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往前走,终于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叫皇帝的心思。

朱元璋在全国推行了一套极有创意的引凭制度。这套制度将身份证、通行证、许可证、各种执照之类熔于一炉又分别打造,对于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活动方式及其范围作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规定,其管理可谓细致入微。

‐‐商人有商引,无引以奸盗论处。

‐‐贩盐有盐引,卖茶有茶引,无引以走私论,处死刑。

‐‐百姓外出有路引,凡百里之外,无官府发放之路引者概可擒拿送官,告发、擒拿者有奖,纵容者问罪。

‐‐凡行医卖卜之人,只能在本乡活动,不得远游,否则治罪。

‐‐人民出入作息,必须乡邻互知。有行踪诡秘、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者,皆&ldo;迁之化外&rdo;‐‐流放到边远地区;藏匿者同罪;对于此类人士,允许四邻、里甲、亲戚诸人拘拿到京重处;若坐视不问,一旦作奸犯科,上述人等全部连坐。

‐‐百姓邻里必须互相&ldo;知丁知业&rdo;。就是说,凡成年男子,各人从事何种职业,每人现在何处高就、何地发财、何种营生,必须彼此知晓,否则人们可以以奸人‐‐就是坏分子论处报官。

‐‐农民则被要求&ldo;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相知晓&rdo;。就是说,农民只允许在一里地范围内活动,早出晚归。何时睡觉,何时起床,必须互相知道。(以上均见《大诰续编》之松江逸民为害第2,再明游食第6,互知丁业第3)

撩妻成魔  攻占豪门老公  帝国政界往事 前清秘史  鹰奴  我的诺曼底  混在三国当侠  阁老继妹不好当  民国之铁血少帅  兵王无敌  唐朝好大哥  隋唐小书生  采访海湾战争  跪求好人卡!  OOC的快乐你永远想象不到  妖孽狼君别乱来  王者荣耀之我是至尊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汉人崛起  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  我在水浒斗地主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不败剑神

网游之不败剑神

游戏世界!这里有所有玩家一起游戏的大世界。也有可以不断升级的,个人玩家享受英雄待遇的个人世界,战队队员的战队世界,公会成员的公会世界。这是一个华夏神话故事,后神话时代的游戏世界...

比邻星纪元

比邻星纪元

在末日宿命论的阴影笼罩下,王者大陆上的各方势力为了掌控明日方舟,而展开冰与火之间的较量,谁最终能获得重启方舟的能量密匙,最终成为守护王者大陆未来的王者呢?...

南少独宠:媳妇总在想爬墙

南少独宠:媳妇总在想爬墙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止语的经典小说南少独宠媳妇总在想爬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她为夫替罪入狱,出狱后却惨遭背叛,但是狱中经历却让她的人生大变,悔恨报复成为她出狱之后的人生之路。...

皇后娘娘训夫记

皇后娘娘训夫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待到来年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他是大皇子,她是商家女,相识桃林中,她是花仙子,他是登徒子。一道圣旨,他娶她,她嫁他,满城嘲笑。一场宫变,他继位,她封后,满城哗然。一场战争,他不知何处去,她依旧笑春风...

我师叔是林正英

我师叔是林正英

张敬穿越了。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军阀割据的时代。身处乱世,身为有志青年的张敬觉得自己应该丢掉道士的身份,不能再做招摇撞骗的江湖神棍,去扬名立万,干一番大事!普通群473528246VIP群764849585(订阅书友可加)小说关键词我师叔是林正英无弹窗我师叔是林正英txt全集下载我师叔是林正英最新章节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