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和方法(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套装共4册)(.shg.tw)”!

第四章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前两次的东西哲学会议上都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东方从前究竟有没有科学呢?东方为什么科学很不发达,或者完全没有科学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些答案似乎确然说是没有。薛尔顿教授说:“西方产生了自然科学,东方没有产生。”诺斯洛浦也说:“(东方)很少有超过最浅近最初步的自然史式的知识的科学。”

对于第二个问题,东方为什么科学不发达,或者完全没有科学,答案很不一致。最有挑战性刺激性的答案是诺斯洛浦教授提出来的。他说:“一个文化如果只容纳由直觉得来的概念,就天然被阻止发展高过那个最初步的、归纳法的、自然史阶段的西方式的科学。”

依照诺斯洛浦的定义说,由直觉得来的概念只“表示可以当下了解的事物,所含的意思全是由这种可以当下了解的事物得来的”。诺斯洛浦的理论是:

一个文化如果只应用由直觉得来的概念,就用不着形式推理和演绎科学。假如科学和哲学所要指示的只是当下可以了解的事物,那么,很明白,人只要观察、默想,就可认识这种事物了。

直觉的和默想的方法也就是唯一靠得住的方法了。这正是东方人的见解。也正是他们的科学很久不能超过初步自然史阶段的原因,——由直觉得来的概念把人限制在那个阶段里了。

这个理论又有这样扼要的一句话:“东方人用的学说是根据由直觉得来的概念造成的,西方人用的学说是根据由假设得来的概念造成的。”

我不想细说这个诺斯洛浦理论,因为我们这些二十来年时时注意这位哲学家朋友的人对于他的理论一定都知道得很清楚。

我只想指出,就东方的知识史来看,这个东西二分的理论是没有历史根据的,是不真实的。

第一,并没有一个种族或文化“只容纳由直觉得来的概念”。老实说,也并没有一个个人“只容纳直觉得来的概念”。人是天生的一种会思想的动物,每天都有实际需要逼迫他做推理的工作,不论做得好做得不好。人也总会懂得把推理做得更好些,更准确些。

有一句话说得很不错:推理是人时时刻刻逃不开的事。为了推理,人必须充分使用他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与假设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这样,人才有了常识,有了累积起来的经验知识,有了智慧,有了文明和文化。

这样,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几个延续不绝的知识文化传统的中心,经历很长的时间,才发展出来科学、宗教、哲学。

我再说一遍,没有一个文化“只容纳(所谓)由直觉得来的概念”,也没有一个文化天然“被阻止发展西方式的科学”。

第二,我想指出,为着尝试了解东方和西方,所需要的是一种历史的看法,一种历史的态度,不是一套“比较哲学上的专门名词。”

诺斯洛浦先生举的“由假设得来的概念”有这些项:半人半兽,《第四福音》的开头一句,天父的概念,圣保罗、圣奥古斯丁、圣阿奎那斯的基督教,还有德谟克利图的原子,波尔——和卢斯福——古典物理学上的原子模型,爱因斯坦物理学上的时空连续。

然而,我们在印度和中国的神话宗教著作里当然能够找到一千种想象的概念,足可以与希腊的半人半兽相比。我们又当然能够举出几十种印度和中国的宗教观念,足可以与《第四福音》的开头一句相比。

所以这一套“两分法”的名词,这一套专用来喧染历史上本来不存在的一个东西方的分别的名词,难道我们还不应当要求停止使用吗?

因此,我现在很想解释一下我所说的比较哲学上用的历史的看法是什么。

简单地说,历史的看法只是认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知识、哲学、宗教活动上一切过去的差别都只是历史造成的差别,是地理、气候、经济、社会、政治,乃至个人经历等等因素所产生,所决定,所塑造雕琢成的;这种种因素,又都是可根据历史,用理性,用智慧,去研究,去了解的。

用这个历史的看法,我们可以做出耐心而有收获的种种研究、探索,可以不断求人了解,绝不只是笑,只是哭,或只是失望。

用这个历史的看法,我们可以发现,东西两方的哲学到底还是相似多于相异;也许可以发现,不论有多少明显的差别存在,都不过是种种历史的因素特别凑合所造成的重点的程度上的差别。

用这个历史的看法,也许我们更容易了解我们所谓“西方式的科学”的兴起要迅速发达,更容易了解这绝不是什么优等民族的一个独立的,并且是独占的创造,而且是许多历史因素一次非常幸运的凑合的自然结果。

凭着一种耐心的历史探索,也许我们更容易了解,无论哪一种历史因素,或是种种因素的凑合,都不会“天然阻止”一个种族或文化——或者使一个种族或文化永远失了那种能力——学习、吸收、发展,甚至于超过另一民族在种种历史条件之下开创发扬起来的那些知识活动。

说一个文化“天然被阻止发展西方式的科学”,是犯了没有根据的悲观失望。但是尽力弄清楚有些什么因素使欧洲得到了至少四百年来领导全世界发展近代科学的光荣,在另一方面又有些什么因素,或者是些什么因素怎样凑合起来。

对于有史以来多少个种族或文化(连中世纪的“希腊罗马基督教”文化也不例外)在科学发展上遭受的阻碍以至于推行毁坏,要负很大的责任,——这在我们这个很有学问的哲学家与哲学史家的会议中,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业,一种应当有的抱负。

我预备这篇论文,用了一个不很谦虚的题目:《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也是想要显示一点比较哲学上用的历史的看法。

我有意不提中国哲学的科学内容,不但是为了那份内容与近四百年西方科学的成就不能相比,——这是一个很明白的理由——而且正因为我的见解是:在科学发达史上,科学的精神或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比天文家、历法改革家、炼金术士、园艺家在实用上或经验上的什么成就都更有基本的重要性。

前哈佛大学校长康南特博士,本身够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在他的演讲集《懂得科学》里,把这个见解表达得很有力量。因此我要引他说的话:

十六、十七世纪那些给精确而不受成见影响的探索立下标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他们的先驱是些什么人呢?哥白尼、伽利略、维萨略的精神上的祖先是什么人呢?

中世纪那些偶然做实验工作的人,那些细心设计造出新机械的人,虽然渐渐增加了我们物理和化学的经验知识,都还算不得。这些人留给后世的人还只是许多事实资料,只是达到实用目标的有价值的方法,还不是科学探索的精神。

要看严格的知识探索上的新勇气奋发,我们得向那少数深深浸染了苏格拉底传统的人身上去找,得向那些凭着原始的考古方法首先重新获得了希腊、罗马文化的早期学者身上去找。

在文艺复兴的第一个阶段里把对于冷静追求真理的爱好发扬起来的人,都是研究人文的,他们的工作都不是关乎生物界或无生物界的,在中世纪,尽力抱评判态度而排除成见去运用人类的理智,尽力深入追求,没有恐惧也没有偏好,……这种精神全是靠那些作讨论人文问题的人保持下来的。

在学术复兴时代的初期,最够得上说是表现了我们近代不受成见影响的探索的观念的,也正是人文学者的古代研究。

佩脱拉克、薄伽邱、马奇维里、依拉斯莫斯,而绝不是那些炼金术士,应当算是近代科学工作者的先驱。依同样的道理说来,拉伯雷与蒙丹发挥了评判的哲学精神,在我看也应当算是近代科学家的前辈。

我相信康南特校长的见解根本上是正确的。他给他的演讲集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历史的看法》,这也是很值得注意的。

从这个历史的观点看来,“对于冷静追求真理的爱好”,“尽力抱评判态度而排除成见去运用人类的理智,尽力深入追求,没有恐惧也没有偏好”,“有严格的智识探索上的勇气”,“给精确而不受成见影响的探索立下标准”,——这些都是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的特征。

刚成人皇:开局亿倍暴击  小道青帝  大策划迷你Q  乔国桢、周铁忠夫妇纪念文集  豪门战神狂婿楚叶沈怡雪  我们究竟该过怎样的人生  全球碎裂亿万份  毕业之后还要上的10堂英语课  美漫:某科学界巫师的刺客无双  妖魔世界里的武夫  开局继承神魔墓场  暴力法神  猎妖神殿  我是明末搬运工  吕思勉文集·吕著中国通史(上)  我真不想长生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斩妖从熟练度面板开始  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  吕思勉文集·吕著中国通史(下)  

热门小说推荐
山渐青

山渐青

穿越文!起于市井,依红偎翠!平西夏,战辽国!穿越北宋庆历二年的许清,将带着你感受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北宋穿越团招收团员,热烈欢迎各位加入,QQ群号11892449求订阅!求推荐!...

宅在随身空间

宅在随身空间

天明有个神秘空间别人在空间里种地养狗养鱼他在里面睡觉网聊闲逛,偶尔写写小说别人满世界卖有机食品,赚了几十亿上百亿他说,有了小空间,房车都不用买了,还赚那么多钱干嘛?你们难道不知道,赚钱是个很累的过程么?总之,本书讲的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宅男,获得神秘小空间后的故事...

超神学院里的体修

超神学院里的体修

我叫吕梁,是一名光荣的古武传人,还是个超神迷。但是我现在慌得一批,不是因为我在局子里,而是因为天上有朵大菊花!我叫吕梁,但为毛要穿到科技宇宙?!!...

城战系统

城战系统

因为机缘巧合,青年马乐被带入了一个无尽轮回的世界。这里有恐怖的生化丧尸,也有奇异的魔法怪兽,有航行太空的宇宙舰队,也有飞檐走避的武林高手踏进这里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他永远与普通人划清了界限,过上了如角斗士一般,只有战斗和杀戮的生活!这里被称为城战系…...

不灭武神

不灭武神

21世纪的中二青年林北乔意外之中在异世重生,经历了两世界底层百姓的种种艰辛,誓要为异世被修仙者视为蝼蚁的百姓们向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说道说道什么叫人人平等?什么叫以人为本五讲四美三热爱!天神?仙人?在我刀下,没有不听我讲道理的人,因为不听的,已经成了亡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